更重要的是,如果这真是求救,而且是使用了如此隐秘方式、指向明确的求救,那发出信号的是谁?会不会是……像他们一样的人?
郑和的目光缓缓扫过欧阳菲菲、罗子建等人,看到他们脸上同样无法掩饰的震惊与探究欲。
他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船舷,最终做出了决定,声音不高却不容置疑:“传令,船队减速,保持戒备。派两艘哨艇,搭载一队精悍水师官兵,由……”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罗子建等人身上,“由这几位贡使同行,前往信号发出之海岸探查。若有异状,立刻发响箭回报。”
小队乘哨艇悄然靠近,却发现烽火台废弃已久,附近只有野兽足迹。就在他们失望欲归时,罗子建用金属探测仪(伪装成罗盘)发现地下埋有物品。
命令既下,无人敢违。一艘哨艇悄然降下,罗子建、欧阳菲菲、张一斌以及陈文昌都被点名同行——郑和的意图很明显,需要他们来解读可能出现的“异常”。同行的还有一队十人的精锐水师官兵,带队的是一位姓王的百户,神情警惕而严肃。
海浪轻轻拍打着艇身,月光下的海岸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沉默而危险。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士兵们紧握刀枪弓弩,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们在一处浅滩登陆,踩着湿滑的礁石,小心翼翼地朝着记忆中烽火亮起的山脊摸去。张一斌一马当先,利用现代战术动作无声地清除前进路径上的障碍,其效率让身后的王百户眼中闪过惊异之色。
然而,当他们终于抵达山脊时,看到的却只是一处明显废弃已久的烽火台遗址。石砌的基座还在,但已然残破,生满了苔藓。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灰烬和枯枝,显然是刚刚燃烧过的痕迹,但除此之外,空无一人。山风吹过,只有树叶的沙沙声和不知名夜枭的啼叫。
“看来是有人点燃烽火后就立刻离开了。”王百户检查着灰烬,“手脚很干净,没留下什么痕迹。是陷阱吗?可为何不见伏兵?”
士兵们分散搜索四周,回报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除了些野兽的足迹,一无所获。
失望的情绪开始蔓延。陈文昌嘀咕道:“白跑一趟?玩我们呢?还不如在船上数星星……”
欧阳菲菲却不死心,她仔细检查着烽火台的废墟,试图找到任何能表明点燃者身份的线索,哪怕是一块特殊的布料,一个不一样的脚印,但什么都没有。那“SOS”就像鬼火一样,出现后又彻底消失。
“也许真是恶作剧,或者我们理解错了?”罗子建也有些动摇,他拍了拍手中的“罗盘”——那其实是他用废旧零件勉强修复的金属探测仪,外壳特意做旧成了黄铜罗盘的样式。
就在这时,他手中的“罗盘”忽然发出了极其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嘀”声,指针也开始不规则地跳动起来。
罗子建猛地停下脚步,屏住呼吸。其他人注意到他的异常,都看了过来。
“怎么了,罗兄?”王百户问道。
罗子建没有回答,他小心翼翼地移动着“罗盘”,像是在校准方向。那“嘀嘀”声随着他移动到烽火台废墟边缘的一处松软土地时,变得稍微清晰和密集了一些。
“这下面……好像有东西。”罗子建压低声音说,他的心脏开始加速跳动,“不是天然矿石,金属反应……很规则。”
合: 他们挖出了一个密封的、明显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钛合金小筒。筒身光滑冰冷,没有任何开口,只在末端刻着一串微小的、绝非明朝所能有的英文与数字混合编码:“Project Maelstrom - 007”。
“有东西?”王百户一愣,挥手让两名士兵上前,“挖开看看!”
士兵们用随身的腰刀和手开始挖掘那处泥土。泥土很松软,似乎不久前刚被人翻动过。挖了不到一尺深,刀尖突然碰到了某个坚硬的物体,发出“铿”的一声轻响。
几人精神一振,动作更快了。很快,一个物体被从泥土中起了出来。
那是一个长约一尺、直径约两寸的圆筒状物体。通体呈现一种深沉的、哑光的灰黑色,触手冰凉,质地坚硬无比,绝非铁、铜、陶瓷等任何已知材料。筒身异常光滑,浑然一体,找不到任何缝隙、接口或装饰,仿佛天生就是完整的一块。
“这是何物?”王百户用刀鞘敲了敲,发出沉闷的金属声,但比钢铁清脆,更似一种从未听过的鸣响,“从未见过如此材质的器物!是箭囊?是法宝?”
士兵们围着它,既好奇又畏惧,不敢轻易触碰。
欧阳菲菲和罗子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骇。这钛合金的质感!这极其现代化的工业设计风格!这绝对、绝对不属于明朝!
罗子建示意士兵将筒子拿到月光更亮的地方。他用手仔细擦拭着表面的泥土,手指划过筒身,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精密加工带来的极致平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庐山藏宝图请大家收藏:(m.2yq.org)庐山藏宝图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