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风暴前的平静》
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宝船巨大的阴影投在微微起伏的海面上,如同一座沉睡的移动城堡。然而,在这片看似永恒的寂静之下,一种极其微弱、几乎被海浪呢喃完全掩盖的“嘀嗒”声,正规律地从罗子建小心翼翼握在掌中的自制矿石收音机耳机里传出。这声音不属于这个时代,不属于这片海洋。它单调、重复,像某种来自深海的冰冷心跳,又像是……倒计时。
欧阳菲菲靠在他身边的船舷上,脸色在月光下显得有些苍白。“还在响?”她压低声音问,呼吸间带着海风咸湿的气息。
罗子建沉重地点头,将一只耳机递给她。那细微的“嘀嗒”声钻入耳膜,欧阳菲菲的眉头立刻紧锁起来。“信号更强了。比昨天清晰了至少百分之三十。”她的专业判断让罗子建的心又沉下去几分。
“他们离我们更近了。”他摘下耳机,目光投向远方虚无的黑暗,仿佛想用肉眼穿透数百里的距离,看清那发出信号的、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同行者——或者说,追猎者。“这个频率,这个编码模式……绝不是自然现象。是另一个‘锚点’,而且正在主动靠近。”
过去的几天里,这种不祥的预感如同附骨之疽,缠绕着整个核心团队。自从在神秘海盗船上发现了太阳能充电板和现代管理制度的痕迹后,一种无形的压力便笼罩了他们。张一斌加强了甲板的巡逻,陈文昌则近乎偏执地反复清点着他们带来的、所剩无几的“现代遗产”——几件工具,一点药品,几本快要翻烂的书,还有那个电量如同风中残烛的太阳能充电宝。每一次“嘀嗒”声的增强,都像是在消耗他们本就不多的安全感。
郑和似乎也察觉到了异样。这位伟大的航海家虽然无法理解电波信号,却拥有野兽般对危险的本能直觉。他召见罗子建的次数明显增多,问询的问题不再局限于星象导航或风俗见闻,而是更多地涉及“异邦奇人”、“天外飞铁”甚至“梦中未来”这些模糊而玄妙的概念。他的眼神深处,藏着一种混合了极度好奇与深深警惕的光芒。
“罗先生近日观星,可有何异兆?”此刻,在郑和的私人舱室内,烛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挂满海图的墙壁上,如同皮影戏般晃动。郑和的声音平稳,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上一份刚送来的、关于附近海域发现不明快船踪迹的军报。
罗子建深吸一口气,决定透露一部分真相,以换取更高程度的协作。“回禀总兵元帅,”他斟酌着用词,“晚辈夜观天象,兼听海流之韵,确感……一股非同寻常的‘气’正在迫近。其性锐利,其速迅疾,恐非善类。或与先前所遇之‘异海盗’同源。”
他没有说无线电,没有说穿越者,而是用了郑和能够理解的“气”和“天象”。郑和沉默了片刻,目光锐利如刀,似乎想剖开罗子建的话语,看清里面隐藏的核心。最终,他缓缓道:“陛下常言,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这浩渺汪洋,总有些力量,不愿沐我大明恩泽。”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你所感应的这股‘气’,可能确定方位?”
“大致在东南方向,正在移动。”罗子建根据信号强度的变化趋势给出了判断。
郑和凝视着海图,手指在东南海域的一片空白处划过。“那片水域,岛礁密布,海流复杂,自古便是藏匿之所。”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传令下去,各船加强警戒,斥候船扩大巡逻范围。明日起,船队调整航向,略偏向北,避其锋芒,静观其变。”
这不是进攻的命令,而是谨慎的规避。罗子建理解郑和的顾虑,庞大的宝船舰队经不起任何未知的风险。但他心中的不安并未减轻,那规律的“嘀嗒”声仿佛在他脑中回响——逃避,真的有用吗?那个同样掌握着超越时代知识的对手,是否早已算准了他们的每一步?
调整航向的命令并未带来安宁,反而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船队中开始流传起各种谣言。有老水手信誓旦旦地说在值夜时看到了“鬼火”在远海跳跃,速度绝非任何已知舟船;有厨子信口开河,说前夜打上来的海鱼眼睛是诡异的金属灰色;甚至有人私下嘀咕,说罗先生这些“奇技淫巧”的番邦友人,怕是招来了海龙王的不满,才引来了这追踪的厄运。一丝恐慌的情绪,在沉闷的航程中悄然蔓延。
这种情绪在第二天下午达到了一个小高峰。欧阳菲菲在为一名不慎割伤手臂的水兵清洗伤口时,使用了最后一点碘伏。那棕色的液体、奇特的消毒方式,以及之后远超预期的愈合速度,再次引起了围观者的窃窃私语。虽然被救治的水兵千恩万谢,称之为“仙露”,但欧阳菲菲敏锐地捕捉到了几个老兵眼中闪过的怀疑与恐惧。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在这个时空背景下,时而成为神迹,时而却可能被视作妖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庐山藏宝图请大家收藏:(m.2yq.org)庐山藏宝图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