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龙颜震怒与南洋“奇使”
地牢的阴冷尚未从骨缝中完全驱散,庐山清晨的薄雾却已裹挟着另一种更令人窒息的寒意——皇家威严。张一斌揉着昨夜被镣铐硌痛的手腕,目光警惕地扫过周遭。他们并未被送回那间看管相对宽松的禅房,而是被一众盔明甲亮、神色冷峻的皇家亲军押解着,穿过层层警戒,抵达了一处临时戒严、原本属于某家大户的厅堂。
堂内气氛肃杀,鸦雀无声,唯有香炉里龙涎香昂贵而沉闷的烟气,扭曲盘旋,如同无形的手扼住了所有人的咽喉。厅堂上首,那负手而立、身着绣金蟠龙袍的中年男子并未回头,但其周身散发的压迫感,已让欧阳菲菲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陈文昌的吉他背带似乎也沉重了几分。罗子建喉咙滚动了一下,低声道:“这排场……来者不善,怕是正主来了。”
那男子缓缓转身,面容英武,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深沉,目光扫过四人,带着审视与不容错辨的猜疑。无需通禀,其身份已呼之欲出——大明永乐皇帝,朱棣。他并未立刻发作,而是踱步上前,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敲打在四人心头:“尔等何人?与那建文余孽,是何勾连?昨夜寺中喧扰,东厂拿人,尔等身手不凡,器物奇诡,非我朝寻常百姓。说,是否乃他暗中招揽,意图不轨之海外逆党?”他的怀疑直接而冰冷,将四人定位为建文帝的辅助势力,这顶帽子扣下来,足以诛连九族。
空气仿佛凝固了。欧阳菲菲急中生智,试图用之前应对东厂番子的说辞解释:“陛下明鉴,我等实乃……”
“朕未问尔!”朱棣毫不客气地打断,帝王威仪展露无遗,他的目光锁定在看起来最是沉稳(实则内心慌得一批)的陈文昌身上,“你,回话!”
陈文昌头皮发麻,正飞速组织语言思考如何将“海外归来寻根问祖的华侨”这个人设说得更圆润些,身旁的罗子建却猛地踏前一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罗子建深吸一口气,脸上瞬间堆起一种混合着谦卑、热切又有点土包子进城的夸张笑容,他用一种极其蹩脚、夹杂着大量即兴发挥词汇(甚至混了点英语词根)的所谓“闽南语”,配合着深深作揖,抢先开口:“哎呀呀!伟大的皇帝陛下!万福金安!小的们总算见到真龙天子啦!激动!太激动了!”
他一开口,不仅朱棣愣了一下,连张一斌三人都差点没绷住——这口音也太塑料了!但罗子建表演欲爆棚,根本停不下来,他手舞足蹈,试图模仿想象中南洋使者的模样:“回禀陛下万岁爷!我们不是坏蛋啦!我们是从,从那个……爪哇岛隔壁的,‘新卡拉帕哥’(New Carapago)海岛来的!坐了好——久的船!我们是来朝贡……啊不,是来见识天朝上国风采,做点小生意,交流文化滴!”
朱棣眉头紧锁,显然对这闻所未闻的邦国名和怪异口音充满了怀疑:“新卡拉帕哥?朕为何从未听闻?郑和所绘海图上亦无此地!”
“小国!偏僻!刚刚成立没多久!”罗子建赶紧找补,汗都快下来了,“我们国王特别崇拜陛下您!听说您派宝船下西洋,威震四海,特地派我们这几个会说一点点汉话的,先来探探路,学习学习!”他一边说,一边拼命给同伴使眼色。
欧阳菲菲立刻反应过来,连忙补充,并巧妙转移焦点:“陛下,我等带来的些许奇巧之物,皆是我邦特产,本想作为贡礼献上,昨夜情急之下才……惊扰圣驾,实在罪该万死!”她刻意将“奇巧之物”与“贡礼”挂钩,试图勾起朱棣的兴趣。
张一斌也硬着头皮抱拳,用他半生不熟的江湖礼节:“是啊陛下,我们那儿的武术,叫‘跆拳道’,也是想来和中土武功切磋一下的!”他试图将昨晚的打斗合理化。
陈文昌终于找到机会,文绉绉地接上:“海隅小邦,慕中华教化久矣,惊闻天子驾临,心生急切,举止失当,望陛下恕我等蛮夷不识礼数之罪。”他这话半文不白,反倒增添了几分“海外蛮夷”努力学文化的可信度?
朱棣的目光在四人之间逡巡,他雄猜多疑,自然不会立刻尽信。但这番说辞荒诞中又带着一丝逻辑(毕竟他确实大力推动下西洋,万国来朝正是他想要的),尤其是“奇巧之物”和“贡礼”的字眼,触动了他的神经。他冷哼一声:“巧舌如簧。尔等所言,朕自会派人查验。若有一字虚言……”未尽之语充满了威胁。
就在这时,厅外传来通禀,声音温和却自带一股令人心安的力量:“陛下,臣郑和,奉命前来。”话音未落,一位身着宦官服饰,却气度雍容、目光睿智的中年男子步入堂内。他先向朱棣恭敬行礼,随即目光便落在了四人组身上,尤其是他们身上那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背包和物件上,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好奇与探究。
郑和的到来稍稍缓解了堂内极度紧张的气氛。朱棣显然极为信任这位心腹,语气稍缓:“郑和,你来得正好。此四人自称来自海外‘新卡拉帕哥’邦,你可曾听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庐山藏宝图请大家收藏:(m.2yq.org)庐山藏宝图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