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龙舟夜宴,剑换苍生
月色下的鄱阳湖波光粼粼,如同撒了一层碎银,然而停泊在码头那艘灯火通明、戒备森严的龙舟,却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欧阳菲菲指尖冰凉,她紧紧握着那部已被调换的模型手机,感觉它重若千钧——今夜,他们要么骗过千古一帝朱棣,要么,就将万劫不复。
龙舟之内,并非想象中的金碧辉煌,反而透着一种武将出身的简朴与威严。朱棣并未身着龙袍,只一身玄色常服,踞坐于主位之上,目光如电,缓缓扫过垂首立于下方的四人组和一旁的建文帝朱允炆。空气仿佛凝固,只有船舱外湖水轻轻拍打船体的声音,规律得让人心慌。
“允炆,”朱棣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直透人心,“多年不见,你清见了。”
建文帝,或者说如今的应文和尚,闻言只是微微一揖,面容平静无波:“劳陛下挂念,贫僧方外之人,皮囊而已。”
朱棣哼了一声,不再看他,转而将目光投向张一斌四人:“尔等奇装异服,言行怪异,身怀‘异宝’,”他特意加重了最后两个字,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欧阳菲菲袖中,“却言是海外遗民?朕纵横半生,倒未曾听闻,海外有如此……有趣的所在。”
陈文昌心头一紧,知道这是朱棣在试探他们的来历。他硬着头皮,上前一步,用尽量文雅的言辞解释(尽管夹杂着一些他自己都不太明白的文言虚词):“回禀陛下,我等祖上确系中原人士,因避战乱远遁海外孤岛,与世隔绝,故而衣冠言语,与天朝略有差异。”
“略有差异?”朱棣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尔等那能发光发声的‘小黑盒’(手机),能翱翔天际的‘铁鸟’(无人机),也是海外孤岛所能造?”
罗子建手心冒汗,几乎要忍不住用闽南语再装一次南洋使者,被欧阳菲菲用眼神死死制止。
就在这时,朱棣忽然一摆手:“罢了,前尘旧事,朕暂且不问。今日召尔等前来,只为一事——”他目光锐利地盯住应文,“碧云剑。”
舱内气氛瞬间紧绷到了极点。东厂督主吴老二侍立在朱棣身侧,阴鸷的目光中闪烁着贪婪与期待。
应文和尚沉默片刻,终是轻叹一声,自宽大的僧袍中取出一物。那是一柄连鞘古剑,剑鞘呈现暗青色,上面雕刻着古朴的云纹,在灯火下泛着幽冷的光泽,正是那引得无数人争夺的碧云剑。
“此剑,本是皇祖父所赐,”应文的声音带着一丝追忆与怅惘,“它关联着一桩秘密,或许关乎江山气运,或许……只是一场虚妄。但多年来,因它而起的纷争、杀戮,从未止息。”
他双手托剑,缓缓上前:“陛下,今日,贫僧愿将此剑献与陛下。”
此言一出,不仅朱棣眼中闪过诧异,连四人组也惊呆了。他们千辛万苦才找到碧云剑,深知它可能是他们回归现代的唯一希望,建文帝竟然就这么轻易地交出去?
“师兄!”陈文昌忍不住低呼。
应文却恍若未闻,目光澄澈地看着朱棣:“贫僧只求一事,请陛下得此剑后,莫再追究过往,善待天下百姓,使靖难之后,再无因权力更迭而起之祸乱。允炆一介残躯,愿常伴青灯古佛,了此余生。”
这一刻,船舱内静得可怕。朱棣凝视着眼前这个曾经的帝王,如今的僧人,他脸上的皱纹、眼中的平静,都与记忆中那个优柔寡断的侄孙相去甚远。权力、江山、宿敌的臣服……种种情绪在朱棣心中翻涌。
四人组心情复杂无比。他们理解建文帝以此换取安宁的决心,但碧云剑一旦落入朱棣之手,且不说他们回归无望,若朱棣真的窥破剑中时空之谜,历史将会走向何方?更何况,东厂吴老二那炽热的眼神,分明写着绝不会善罢甘休。
欧阳菲菲急中生智,在朱棣伸手接剑之前,忽然开口:“陛下且慢!”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她身上。吴老二更是厉声喝道:“大胆!陛下面前,岂容你插嘴!”
欧阳菲菲不卑不亢,福了一礼:“陛下,此剑非凡物,内含机关,需特定‘咒语’与‘仪式’方能无损开启。若强行破之,恐剑毁秘密消。”她这是在赌,赌朱棣对碧云剑秘密的重视,赌他不敢冒险。
朱棣果然收回了手,眼神玩味地看着欧阳菲菲:“哦?你待如何?”
“请陛下给予我等一夜时间,于月华最盛之处,行仪祷祝,明日清晨,必当奉上已解封之碧云剑。”欧阳菲菲说得煞有介事,心中却在疯狂打鼓。所谓的“月华能量”根本就是太阳能充电,他们需要时间确认碧云剑是否已充能完毕,更需要想办法在交出剑之前,留下后手,或者……找到不交出去的办法。
朱棣沉吟不语,锐利的目光在欧阳菲菲镇定(假装)的脸上和那柄碧云剑之间逡巡。这无疑是一场心理的博弈。
就在朱棣即将做出决断的刹那,异变陡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庐山藏宝图请大家收藏:(m.2yq.org)庐山藏宝图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