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的闹钟还没响,陈守义就被窗外的风声惊醒了。他披衣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 —— 天是沉郁的铅灰色,云层压得极低,像一块吸饱了水的棉絮,随时要往下淌雨。江湾方向传来隐约的浪声,比往常更急更沉,带着暴雨前夕特有的躁动。
“这么大的风,今天还去啊?” 里屋的老伴翻了个身,声音带着刚醒的慵懒。
陈守义摸了摸帆布钓包的边角,指尖触到那枚褪色的 “义” 字绣纹,想起昨天傍晚小满攥着笔记本跑过来的样子 —— 少年的校服袖口还沾着泥点,眼睛亮得像江面上的星子:“爷爷,明天我把磨钩的石头带来了,您再教我认鱼星好不好?” 他当时笑着答应了,现在自然不能失信。
“去,答应小满了。” 陈守义转身往厨房走,铝壶放在煤气灶上,蓝火舔着壶底时,他从柜里翻出两件雨衣,一件是自己穿了多年的藏青色,另一件是去年儿子寄回来的儿童款,尺寸刚好适合小满。又从冰箱里拿出昨天剩下的玉米面,加了点蜂蜜和酒,揉成湿润的面团 —— 暴雨前气压低,鱼会往浅水区窜,这种带甜味的饵料最能引鱼。
六点十分,陈守义背着钓包走到小区门口,远远就看见小满蹲在路灯下,怀里抱着个铁皮盒子,书包上的卡通挂件被风吹得晃来晃去。“爷爷!” 少年看见他,立刻蹦起来,铁皮盒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小磨刀石、备用鱼钩,还有半袋自己炒的小麦粒,“我妈说这个能钓草鱼,您看有用吗?”
陈守义拿起一粒小麦闻了闻,炒得焦香,还带着点麦麸的甜气,忍不住笑了:“有用,小满有心了。不过今天要下雨,咱们得快点走,去晚了洄湾的好位置就被占了。”
两人踩着路边的积水往江湾走,风裹着水汽往衣领里钻,小满缩了缩脖子,却还是把铁皮盒子抱得紧紧的。路过清洁工李师傅的扫地车时,李师傅探出头喊:“守义,今天要下大暴雨,别在江边待太久!” 陈守义应了声,心里却清楚,暴雨前的江湾藏着钓鱼人都懂的 “秘密”—— 这种天气里,鱼为了储备能量,会疯狂觅食,往往能钓上平时少见的大家伙。
走到洄湾老位置时,江面上已经起了细碎的浪,芦苇丛被风吹得歪倒一片,叶子上的水珠噼里啪啦往下掉。陈守义放下钓包,先蹲下来观察水面:往常平静的水面此刻泛着暗绿色的漩涡,靠近芦苇根的地方,有细小的气泡断断续续往上冒,不是鲫鱼那种密集的小泡,而是鲤鱼常吐的 “长条泡”。他心里一喜,转头对小满说:“今天有大货,你仔细看,那气泡就是鲤鱼的鱼星,等会儿咱们往那边抛竿。”
小满凑过去,盯着水面看了半天,才勉强分辨出气泡的差别,赶紧掏出笔记本记下来,字迹被风吹得有些歪:“鲤鱼星是长条的,鲫鱼星是小碎泡,还有草鱼星是大泡带小泡……”
陈守义笑着递过檀木手竿:“先调漂,今天水流急,得把铅坠加重半克,浮漂露出三目,不然钩沉不到底。”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如何剪铅丝,指尖夹着铅丝的动作又稳又准,“你看,铅丝要缠在子线靠近钩柄的地方,不能太靠下,不然鱼咬钩时浮漂反应会慢。”
小满学着他的样子调整钓组,手指被铅丝划了道小口子,渗出血珠,他却浑然不觉,只顾着看浮漂在水里的状态。陈守义发现了,赶紧从钓包里翻出创可贴,拉过他的手仔细贴上:“钓鱼要仔细,保护自己也很重要。你外公要是还在,肯定也会这么教你。”
提到外公,小满的动作顿了顿,眼眶有点红:“外公以前带我去公园喂鱼,说鱼是最懂耐心的动物。”
“可不是嘛。” 陈守义帮他把浮漂再往下调了调,“你外公说得对,钓鱼就是跟鱼比耐心,跟自己比细心。”
说话间,豆大的雨点突然砸了下来,“啪嗒” 一声打在钓包上。陈守义赶紧把儿童雨衣递给小满,自己穿上藏青色的那件,雨衣的领口处还留着去年钓鱼时蹭的泥印,带着股淡淡的霉味,却很暖和。
小满刚把雨衣扣好,就看见陈守义的浮漂猛地往下一沉,瞬间没入水中。“鱼!” 他刚喊出声,就见陈守义手腕一扬,檀木手竿弯成一道紧绷的弧线,鱼线被拉得 “嗡嗡” 响,像是要断的样子。
“是大鲤鱼!” 陈守义的声音带着点兴奋,双脚分开站稳,顺着鱼的力道往后退,“小满,帮我拿抄网,注意别靠太近,这鱼力道大。”
小满赶紧从钓包里翻出抄网,双手握着杆柄,紧张得手心冒汗。江面上的浪越来越大,雨点砸在水面上,溅起无数小水花,根本看不清鱼的位置,只能跟着陈守义的动作调整方向。鱼线突然往左边一拽,陈守义脚下一滑,差点摔在泥里,他赶紧稳住身形,往右边带竿:“这鱼想往芦苇丛里钻,一旦缠上芦苇,就只能断线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江湾钓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