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陈叔,大堡礁珊瑚礁的生态系统比地中海沿岸湿地更复杂,比如珊瑚礁白化与全球变暖的关联、三国的经济利益(澳大利亚旅游业、巴布亚新几内亚渔业、所罗门群岛海洋采集业)与生态保护矛盾、托雷斯海峡岛民的‘珊瑚神圣性’认知与现代珊瑚礁治理的协调,这些都是之前没遇到过的问题,” 赵叔的声音里带着顾虑,“而且澳大利亚侧重珊瑚补种与旅游开发平衡,巴布亚新几内亚关注渔民生计,所罗门群岛优先解决海洋污染,各国的治理重点不统一,协调难度会更大。”
“大堡礁珊瑚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系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维系着沿岸 3 国 5800 万人口的生计,提供了全球 25% 的海洋生物栖息地,调节着热带海洋气候与海洋生态平衡,一旦珊瑚礁持续白化死亡,将导致大洋洲粮食安全危机、海洋生物灭绝、海岸侵蚀蔓延,甚至引发区域经济崩溃,” 陈守义的语气坚定,眼神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让技术团队在转运途中对智能珊瑚礁设备进行‘大堡礁专属改造’,比如优化设备的抗台风系统,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质提高设备稳定性;迭戈团队带上多语言智能翻译设备,加载英语、巴布亚皮钦语、所罗门群岛皮钦语、托雷斯海峡岛民语言包,邀请大堡礁区域托雷斯海峡岛民首领戴维(澳大利亚)、卡瓦(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吉(所罗门群岛)担任生态顾问,他们世代生活在珊瑚礁周边,掌握着‘珊瑚生长监测’‘海洋资源管理’等传统智慧,能帮我们化解文化冲突,制定符合当地需求的治理方案。另外,通知马丁先生协调联合国粮农组织大洋洲办公室,推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建立‘大堡礁珊瑚礁跨区域协同修复机制’,我们需要形成‘智能珊瑚礁补种 + 传统管理 + 跨境统筹’的立体修复网络。”
挂了电话,陈守义转身走向大厅墙上的全球生态协同地图,手指在大堡礁珊瑚礁区域重重一点,浅红色的标记在地图上格外醒目:“小满,把大堡礁珊瑚礁生态数据同步到全球治理数据平台,联系中国、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的珊瑚礁科研机构,共享珊瑚礁白化数据、海洋污染信息、原住民活动区域数据,让技术团队开发‘大堡礁珊瑚礁生态修复适配模型’,根据不同区域的白化类型、部落传统、各国政策,生成个性化修复方案。另外,协调国内的海洋生态研究中心,组建‘大堡礁协同治理专家团’,通过远程视频指导的方式,为修复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的门被推开,迭戈、索菲亚带着一百四十五名学员走进来,他们穿着统一的天蓝色海洋实训服,胸前别着江湾生态联盟的徽章,背包里装着便携式珊瑚健康检测仪、海水温度传感器、海洋生物追踪器等设备。迭戈手里捧着一份珊瑚礁生态修复初步方案,眼神坚定地说:“陈叔,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地中海沿岸湿地的经验告诉我们,技术珊瑚礁适配的核心是尊重珊瑚礁生态与原住民传统,这次去大洋洲,我们会先跟着托雷斯海峡岛民学习‘海洋 - 珊瑚共生’管理智慧,再结合智能技术制定方案,避免‘技术珊瑚礁失效’。”
索菲亚也补充道:“我们提前整理了大堡礁主要珊瑚礁区域的资料,比如澳大利亚凯恩斯珊瑚礁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沿岸珊瑚礁的白化差异、所罗门群岛珊瑚礁的污染程度、托雷斯海峡岛民的传统渔业区域,还收集了托雷斯海峡岛民的传统监测方法,比如用‘珊瑚颜色观察法’判断珊瑚健康程度 —— 像珊瑚呈现纯白色,说明已完全白化死亡;珊瑚颜色变浅且失去光泽,则意味着白化程度达重度级别,确保到了当地能快速对接。”
陈守义看着这些年轻人,他们脸上还带着地中海沿岸湿地修复后的疲惫,却依旧眼神明亮,像盛夏的阳光,充满活力与希望。“好,” 他拍了拍迭戈的肩膀,语气里满是信任,“到了大堡礁区域,要多听三位首领和长老的建议,比如托雷斯海峡岛民的‘季节性捕鱼’传统,他们会根据珊瑚生长周期,划分捕鱼区域与禁渔期,确保珊瑚礁资源可持续利用;还有‘神圣珊瑚区’保护传统,他们会在珊瑚产卵场周边禁止人类活动,维护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记住,珊瑚礁生态修复不仅要补种珊瑚、治理污染,还要保护原住民的传统生活方式、维护‘珊瑚礁 - 海洋 - 渔业 - 人类’的共生平衡,不能为了短期修复效果,阻断海洋生物洄游路线或破坏珊瑚祭祀区,比如在安装补种设备时,要结合岛民的‘珊瑚保护圈’原则,预留半径 300 米的自然珊瑚区域,确保珊瑚礁自然恢复与海洋生物栖息需求。”
学员们齐声应下,声音洪亮,在安静的指挥中心里回荡。他们转身快步离开,天蓝色的身影在盛夏的生机中,像一道道守护大堡礁珊瑚礁的光,消失在走廊尽头。陈守义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清楚,这场大堡礁珊瑚礁生态修复战,不仅是 2045 收官期的最后终极任务,更是对全球生态治理技术热带珊瑚礁适配能力的最终考验,也是江湾模式向 “全球热带珊瑚礁生态协同治理范式” 完善的最后一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江湾钓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