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迪的JW服装,其核心问题——抄袭,正是最容易被起诉的关键点。
ZARA在后来非常成功,但它也是全球被起诉最多的服装品牌之一,几乎每天都在应付官司。
可ZARA是欧洲公司,背后有不少欧美股东,后来还在纽约上市。
秦迪的JW却不是欧美背景,而是从港岛这样一个小地方起步,还顶着亚洲人的身份,在当时备受歧视。
这样一来,形势就完全不同了。
安妮·赫斯特的意思很明确:
如果秦迪的公司在北美或欧洲扩张,一旦被奢侈品牌起诉,几乎不可能胜诉。
JW服装要么退出这些市场,还要赔上一大笔钱;要么停止抄袭,继续赔钱……
无论哪种结果,都很难看。
这个风险,秦迪早就考虑过。
他很清楚,JW的这种模式,在港岛、在东南亚,甚至在未来的内陆,都不怕被那些品牌起诉。
尤其是天庭成立之后,这些地方算是他的主场。
就算官司输了,也可以拖着不赔。
后世的ZARA正是这样应对的——你们随便告,赔钱?别想。
可到了欧洲和北美,情况就变了。
在北美,只要被大牌起诉侵权,JW很容易被赶出去。
欧洲更麻烦。
那里是各大奢侈品牌的地盘。
正因如此,秦迪才选择把JW海外的第一步放在北美,而不是像晨星电风扇那样同时布局欧美。
而目前,甚至未来三十年内,欧洲和北美依旧是利润最丰厚的市场。
如果JW放弃这两个地方,就等于放弃大量利润。
更关键的是,一旦JW不在这两个市场,原版的ZARA大概率会重现,到时候JW就会面对一个有欧美市场支撑的强劲对手,处境将十分不利。
欧洲和北美,是任何想赚大钱的人都不会放弃的战场。
这些顾虑,秦迪早有预料。
他的应对方式也很直接,继续学ZARA。
ZARA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找盟友,共享利益。
ZARA每次进入一个新的国家或地区,都会在当地找一个合作伙伴。它并不只在斗牛王国境内这样做。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其他高端品牌如果想在该国对付ZARA,首先要面对的是它的本地盟友。
通过这种利益共享的方式,ZARA的幕后老板曾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
秦迪这次来米国,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应对这一挑战。
他原本打算联系高·盛。
有了高·盛作为合作伙伴,在米国的发展会顺畅很多。
现在赫斯特家族的继承人主动出现,秦迪也不介意增加一个盟友。
反而是在米国的朋友越多,各方竞争越激烈,他对JW的掌控就越稳固。
下午时分,他和陆鸿璇讨论过这个想法。
陆鸿璇对此表示支持。
她13岁就来米国求学,先读的是女子学校,之后就在这里读大学。
对这个国家,她有深入的理解。
“想在这里做生意,不分享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连洛克非勒和摩·根都需要合作,我们这些外来者更不例外。”
她对局势的看法甚至比秦迪还要清晰。
所以今晚的安排,并不是安妮·赫斯特主动到酒吧等秦迪和陆鸿璇。
而是秦迪让陆鸿璇把她请来的。
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北美市场引入赫斯特家族,作为JW服装的战略伙伴。
一旦赫斯特成为JW的股东,JW在米国面临的负面舆论,尤其是抄袭方面的新闻,就会大幅减少。
“安妮,米国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律师。JW如果赚了大笔美金,自然有很多律师愿意替我们处理法律问题。”
“但,安妮。”
“我今晚请你来,不只是因为你是娜塔莎的朋友。”
“还有一个原因,你本身就是一位服装设计师,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
“当然,也有一点点是因为你姓赫斯特。”
秦迪认真地对安妮·赫斯特说。
从秦迪的角度来看,安妮其实很适合加入JW团队。她作为米国本土的设计师,不像意大利或者法兰西那边那么拘泥于传统,更重视创意,这也更符合JW的调性。
说到底,创意这种东西,秦迪并不缺。
越是传统的人,可能越难接受他的理念。
换句话说,也就是他那种“借鉴他人优点”的做法。
而且,她身上赫斯特家族继承人的身份,也正是秦迪所看重的。
“JW的设计中心,以后会设在米国。而生产中心,会放在人工成本更低的亚洲和东南亚。”
“这样,JW既能拥有全球最顶尖的设计,又能保持最低的生产成本。”
“这样做会让JW的产品在市场上更有优势!”
秦迪接着说了几句补充意见。
安妮·赫斯特挑眉,看着他那副得意的样子,忍不住调侃:“北美设计中心?怕不是‘抄袭中心’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请大家收藏:(m.2yq.org)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