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协助排查辖区盗窃案,积累基层办案经验。
2. 收集‘仓库纵火案’线索,查清父亲牺牲真相。”
写完,他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窗外。远处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线下,能看到老百姓在家属院的空地上纳凉,孩子们追逐打闹的笑声顺着风飘进来。林砚忽然明白,他留在这个时代,不光是为了查清父亲的悬案,更是为了守护这些平凡的烟火气——就像父亲当年做的那样。
第二天一早,林砚提前十分钟到了警局,在门口等到了和他一组的民警小王。小王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脸上带着憨厚的笑,看到林砚就热情地打招呼:“林哥,久仰大名!菜窖那案子我听说了,你那招查泥土的方法也太神了,今天可得多教教我!”
林砚被他的热情逗笑,拿出李建国给的纸条:“别叫我哥,咱们互相学习。先去第一站——东风家属院,听说那边上周丢了三块手表,都是住户白天上班时丢的。”
小王点点头,推着自行车过来:“林哥,我带你骑车过去,那边没通公交车,走路得半个多小时。对了,东风家属院有个张大妈,眼睛特别尖,谁家来陌生人都逃不过她的眼,咱们先去找她聊聊,准能有收获。”
林砚接过小王递来的自行车钥匙,跨上车子。清晨的风带着露水的凉意,吹在脸上格外清爽。他跟着小王穿过一条条老街,路边的早点摊冒着热气,卖豆浆的大爷吆喝着“刚磨好的热豆浆,两分钱一碗”,穿着校服的学生背着书包匆匆走过。
骑行在1985年的南州街头,林砚忽然觉得,这个没有监控、没有DNA技术的时代,虽然办案条件艰苦,但也有着它独有的温度——老百姓愿意跟民警掏心窝子说真话,同事之间会为了一个案子一起熬夜蹲守,就连李建国那样看似固执的老刑警,也会为了新人的建议去争取资源。
他蹬着自行车,看着前方小王的背影,心里的迷茫和不安渐渐散去。不管未来会遇到多少难破的案子,不管查清父亲的悬案需要多久,他都有信心在这个时代走下去——因为他不仅是2024年的警校高材生林砚,更是1985年南州市公安局的刑警林砚,是守护这片土地安宁的一份子。
东风家属院的大门就在前方,林砚深吸一口气,加快了蹬车的速度。新的案子在等着他,新的挑战在等着他,而属于他的1985年刑侦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m.2yq.org)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