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将手机塞回裤兜,指尖在冰凉的屏幕边缘轻轻划过。他没再理会那通未接来电,转身快步走向主机区。走廊顶灯忽明忽暗地闪烁,映照着他沉稳的步伐,径直推开了技术室的门。
室内几人正围在终端前讨论数据迁移的细节。小刘抬头看见他,立即站起身:陈哥,你之前定的那个方案,我们刚研究完。
遇到什么困难了?陈默拉开椅子坐下,目光扫过众人。
倒不是困难。另一个技术员翻着手里的打印纸,就是改动范围太大了。门禁要重装,监控要断网,连数据接口都得换成物理隔离的。这一周的实验进度恐怕要受不小影响。
陈默点了点头:我理解。但昨晚的事大家都亲眼所见,有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备用机里发送加密包。要不是那天及时检查日志,现在整个系统早就被人搬空了。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到设备运转的嗡鸣声。上一次数据异常才过去不到十二个小时,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下次未必还能这么幸运。
这样安排吧。陈默调出《实验室物理隔离改造计划》,所有敏感资料今天下午前转移到备用机房。主区施工从明天一早开始,争取两天内完成。期间用临时环境进行基础测试,确保核心研发不受影响。
小刘皱着眉头:可新门禁要重新布线,旧系统又不能提前拆除,中间这两天万一......
中间这两天,靠人力来弥补。陈默说着站起身,叫上老周,我们开个短会。
十分钟后,会议室里多了个穿着深色夹克的中年男子。老周身姿笔挺,短发修剪得整整齐齐,说话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我退伍后一直从事安防工作,三年前参与过军工所的项目验收。按原标准,你们这里的防护等级顶多算三级。现在要改造的这套系统,已经接近军用级别了。
技术团队的成员们交换着眼神,气氛略显凝重。
您的意思是?有人试探着问。
意思是,老周看向陈默,你要防备的,不是普通的小偷小摸。
陈默微微颔首:没错。我要防的是那些能混进校园、绕过登记、还能远程操控设备的人。他们下次不会只是发送加密包,很可能会采取更直接的手段。
那就必须形成闭环。老周语气坚定,门禁、监控、数据流,三个环节全部切断外联。进出必须双重认证,摄像头不能接入云端,所有操作都要留存本地日志。
能做到吗?
技术上没问题。但需要有人时刻盯着。
人手我来安排。陈默轻轻叩了叩桌面,从今天起,安保组实行轮岗制,二十四小时两班倒。我和你们一起排班。
小刘略显惊讶:你也要值夜班?
我不一定全程在场,但随时待命。陈默合上笔记本,现在分配任务。小刘带一组负责数据迁移,下午五点前完成。老周带安保队清场,施工期间非必要人员一律不得进入主区。监控系统拆改由技术组负责,所有硬件更换必须拍照存档。
散会后,陈默随老周来到门卫室。墙上挂着几块老式监控屏,画面显得灰蒙蒙的。
这套系统的存储都由校园中心统一管理。老周指着主机箱,想调取某天的录像,得先申请权限。等审批下来,早就错过最佳时机了。
所以必须更换。陈默说,采用独立硬盘阵列,本地存储,彻底断网。增加红外夜视和震动报警功能,所有画面直连主机室。
明白。我这就联系供应商。
越快越好。
下午三点,第一批新设备运抵实验室。指纹识别模块、动态验证码终端、屏蔽机柜,被一箱箱小心翼翼地搬进来。工人开始拆卸旧门锁时,陈默始终站在一旁静静注视着。
线路需要重新布置。电工汇报说,原来的管路不够用。
按图纸施工。陈默递过一张手绘示意图,这里增加一根独立电源线,专门供应生物识别系统。不要和其他电路混用。
电工仔细看了看图纸,会意点头:明白了,这是为了防电磁干扰。
主门拆卸到一半时,备用机房传来消息:数据迁移完成。陈默亲自过去仔细检查,确认所有加密盘都已安全转移,这才让技术组开始拆卸监控系统的联网模块。
这一拆除,外面就看不到实时画面了。小刘提醒道。
本来也不该让外界看到。陈默语气平静,今后所有录像只存储在本地,调取需要我的签字授权。
晚上八点,第一阶段改造基本完成。主区安装了临时单向门禁,安保组开始了首轮巡查。老周带着两名队员,每半小时绕主楼巡视一圈,路线固定但时间随机。
陈默坐在主机室,注视着刚刚接通的四块新屏幕。十二个摄像头传回清晰稳定的画面,角落标注着红色的时间戳。
信号传输正常。技术员调试完最后一台设备,红外模式也运行良好,夜间画面足以辨识人脸。
陈默点头示意:开启全天候录制模式,硬盘存满后自动覆盖最早记录。但关键操作时段的录像,必须单独备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