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的空气粘稠得让人喘不过气,连海风都带着沉甸甸的湿意。
何婉宁独自坐在窗边的扶手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老旧的短波电台零件。她的手机早被收走了,书房的电话线也被剪断,连顶灯都被换成了只能亮三小时的定时开关。家族长辈说这是,她心里清楚,这就是软禁。
但她还有后手。
深夜十一点,确认走廊再无声响后,她轻手轻脚地从花瓶底座下取出藏着的电台组件,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熟练地拼装起来。接通电源的瞬间,指示灯发出微弱的红光。她调到固定频率,信号响了三声,对面接通了。
是我。她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动什么,陈默必须除掉。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一声低沉的冷笑。
你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吗?王振国的声音透过电流有些失真,他早就防着你这一手。工厂爆炸不是意外,是他设的局。
所以他更不能留。何婉宁的手指紧紧攥住话筒,指节发白,他知道我背后是谁,知道我们试过多少次接触他的技术。只要他还活着,我就永远别想踏出这栋房子一步。
你以为我不知道?王振国的语气冷了下来,已经安排人进去了。明天一早,会有一个叫李志远的技术顾问去学校报到,名义上是参与新能源项目评估。他会拿到实验室通行证。
你能保证他能拿到东西?
我不保证结果,只保证机会。王振国顿了顿,你那边别再轻举妄动。这次要是再出问题,没人会相信是技术故障了。
电话挂断后的忙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何婉宁把电台拆开,零件散落在抽屉底层。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这一次,她绝不会再输。
---
陈默盯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采购报表,眉头渐渐锁紧。
高敏存储芯片,三天内申领了八片。正常实验最多用两片,剩下的六片去哪了?
他翻看前两天的记录,一切正常。但从昨天开始,耗材审批单上多了一个陌生的签名——李志远,外聘技术顾问,隶属市科委下属新能源协调组。
名字看着正规,但他对这个人的到来毫无印象。
他正要拨内线询问行政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段画面:凌晨两点,服务器机房的铁门被刷卡打开,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人站在主控台前,插上U盘,屏幕上跳出数据抓取的进度条。几秒钟后,系统弹出权限警告,那人迅速按下快捷键,绕过了验证。
画面转瞬即逝。
陈默坐直身子,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机房监控日志。最近七天没有任何异常登录记录,但昨晚一点五十七分,确实有人用管理员临时授权进入过五分钟,操作者ID显示为LZY。
李志远。
他立刻打开另一台备用电脑,新建了一个名为Project_Satellite_Final的虚拟账户,权限设为三级加密,文件夹里存放了几份看似完整的卫星通信协议初稿。这些文档格式规范,术语专业,但关键参数全是精心设计的错误,一旦被拿去使用,不出三天就会暴露逻辑漏洞。
这个账户不连接外网,只存在于本地服务器,任何访问都必须通过物理连接设备。
随后他在系统后台植入了一道特殊程序。只要这个账户的数据下载量超过百分之三十,整个文件夹会自动清空,同时向公安网安部门预留的接口发送报警信息,并记录下IP地址和设备指纹。
完成这些设置,他又在服务器入口处布置了一个流量监测脚本,专门监控USB接入行为。一旦检测到未经登记的设备连接,就会悄无声息地录屏十秒并上传到隐藏分区。
全部设置完毕时,已是凌晨一点。
他起身泡了杯浓茶,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回到工位,他继续翻阅那份采购报表。
门外的走廊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值班室传来水壶烧开的呜鸣声。
他没有急着离开。这种时候,越是平静,越要耐心等待。
---
第二天上午九点,一辆黑色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校门口。
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人,穿着笔挺的灰蓝色西装,手提公文包。门卫仔细核对了证件后放行,他在登记表上工整地写下:李志远,职务:市新能源项目技术督导员。
他走进实验楼大厅时,正好遇见抱着一叠资料匆匆走过的沈如月。
哎,您是新来的老师吗?她抬起头,好奇地问。
算是吧。男人露出温和的笑容,来协助你们做数据对接工作。
哦,那您得找陈哥,他是负责人。沈如月指了指楼上,三楼东侧最后一个房间。
谢谢。他点点头,朝电梯走去。
沈如月望着他的背影,小声嘀咕:怎么感觉在哪儿见过似的……
但她没多想,转身离开了。
---
陈默正在调试一台示波器,听见轻轻的敲门声。
请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