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的晨光透过色漫进窗帘缝隙时,苏杨已经洗漱完毕。他对着镜子理了理额发,镜中的少年面色平静,眼底却藏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锐利。昨夜那场精神力透支后的头痛还未完全消散,但这恰好让他的状态看起来更符合 普通大学生 的设定 —— 带着点熬夜后的疲惫。
早啊苏杨,今儿起这么早? 张浩打着哈欠从卫生间出来,睡眼惺忪地抓着头发,不多睡会儿?
睡不着。 苏杨拿起课本,声音平淡无波,去图书馆占个座。
学霸就是不一样。 张浩嘟囔着钻进被窝,帮我带份早餐回来呗,加两个茶叶蛋。
苏杨没应声,抓起书包走出宿舍。楼道里已经有了零星的脚步声,晨光透过窗户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斑。他刻意放慢脚步,指尖轻轻摩挲着口袋里的硬币 —— 那是昨晚特意换的零钱,冰凉的金属触感能让他保持清醒。
经过二楼楼梯口时,他 了辅导员李老师。对方手里抱着一摞文件,正急匆匆地往下走。
李老师早。 苏杨主动打招呼,侧身让开道路。
哦,苏杨啊,这么早? 李老师扶了扶眼镜,脚步没停,去图书馆?
苏杨点点头,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李老师,我想请个假,这周末回家一趟。
家里有事? 李老师停下脚步,眉头微蹙,快期中考试了,没事最好别请假。
我妈说家里有点急事,非让我回去一趟。 苏杨低下头,声音放轻,带着恰到好处的为难,应该就两天,耽误不了多少功课。
李老师打量了他两眼,最终还是点了头:行吧,把假条填好放我办公桌上。路上注意安全。
谢谢李老师。
看着辅导员匆匆离去的背影,苏杨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知道,刚才这段对话很可能已经被记录在案。那个隐藏在便利店的监视者,此刻应该正对着微型通讯器汇报:目标与辅导员交谈,疑似请假。
这正是他要的效果。
走到宿舍楼下,公告栏前已经围了几个学生。苏杨装作看通知的样子凑了过去,目光在社团招新海报上漫无目的地扫过。感知中,那股来自便利店方向的冰冷意念果然像探照灯般锁定了他,比平时密集了数倍。
他能 到那个年轻男子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敲击,视线越过人群缝隙,牢牢黏在自己身上。苏杨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是那副专注看公告的样子,甚至还拿出手机拍了张社团活动的照片 —— 给对方的监视增加点无意义的素材。
早餐摊前排起了长队,苏杨耐心地站在队尾,听着前面女生讨论着昨晚的偶像剧。阳光渐渐升高,驱散了清晨的凉意,也让校园里的人多了起来。他知道,现在是信息最混乱的时刻,也是最容易隐藏痕迹的时刻。
同学,要两个茶叶蛋。 轮到他时,苏杨特意多买了份早餐,用张浩的喜好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日常轨迹。
回到宿舍时,张浩还在睡觉。苏杨把早餐放在他桌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翻开课本。但他的注意力完全不在书本上,感知力像一张无形的网,悄无声息地延伸出去,捕捉着那两个监视点的能量波动。
便利店的年轻男子换班了。上午九点十七分,一个穿着同样连帽衫的瘦高个接替了他的位置,两人交接时没有任何交谈,只是在擦肩而过时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 专业,而且警惕性极高。
黑色轿车里的人没有动,但苏杨能感知到车内的能量波动有了细微的变化,像是有人换了个姿势,或者调整了观察角度。
换班时间在九点左右吗? 苏杨在心里修正着之前的判断。昨天深夜感知到的换班应该是晚班交接,而早班交接在上午九点。这个时间点很微妙,刚好是学生上课、校园人流减少的时段。
整整一天,苏杨都保持着完美的 普通学生 状态。上课认真记笔记,课间去水房打水,午休时和张浩一起去食堂吃饭,下午泡在图书馆,连翻书的速度都和平时一模一样。
但他的感知力始终保持着低强度运转,像个精密的记录仪,收集着关于监视者的一切信息:便利店盯梢者平均每十七分钟会起身活动一次,每次去货架拿一瓶矿泉水(其实是为了变换观察角度);黑色轿车的车窗每天下午三点会降下三厘米,大概是为了透气,也是观察最松懈的时刻;两人之间似乎通过某种加密通讯工具联系,每次通讯时,苏杨都能感知到一种微弱的电磁波干扰。
这些细碎的信息像拼图一样在他脑中积累,渐渐勾勒出对方的行动模式和弱点。
傍晚回到宿舍,张浩正对着镜子试穿新买的篮球服。看看咋样?帅不帅? 他转了个圈,肌肉线条在紧身衣下若隐若现。
苏杨的目光落在他衣柜里那件亮黄色的运动服上 —— 那是张浩去年买的,嫌颜色太扎眼,穿了一次就再也没碰过。
还行。 苏杨收回目光,状似随意地说,对了,你那件黄色运动服不用了吧?借我穿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气运之眼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的气运之眼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