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再三,苏杨拿起手机,指尖悬在屏幕上方,犹豫片刻后,最终只回复了一个字:
【好。】
简洁,干脆,不卑不亢。这是他目前能做出的最优选择。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苏杨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从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起,一场新的较量已经开始。
第二天午后,阳光正好。苏杨提前半小时出发,没有直接前往清心茶舍,而是先绕到了医院附近的一条小巷。他在一家杂货店买了瓶矿泉水,假装闲逛,目光却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
清心茶舍就坐落在医院后街的拐角处,青瓦白墙,门口挂着两盏红灯笼,透着一股古朴的韵味。茶舍对面是一排商铺,有水果店、文具店、小吃铺,人来人往,显得很热闹。
苏杨靠在一棵老槐树下,指尖悄悄握住了口袋里的半块黑石。冰冷的触感传来,感知力瞬间扩散开来,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了茶舍及其周边五十米范围。
他仔细排查着每一个角落:茶舍门口的两个盆栽后面没有异常能量;对面水果店里的老板正在称苹果,身上散发着市井的烟火气;文具店门口的小学生在打闹,气息活泼而纯粹;小吃铺的油烟气中混杂着老板的疲惫... 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
他将感知力集中在茶舍内部,能 到十几个客人散落在各个座位,气息平和,没有发现那种训练有素的警惕或隐藏的恶意。最里面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人,气息温润平和,像一杯静置的清茶 —— 是陈明。
苏杨又反复扫描了三遍,确认没有隐藏的监视者,没有异常的能量场,也没有任何埋伏的迹象。看来陈明选择这个地方,确实考虑到了安全性,或者说,他并不想在今天采取过激行动。
确认安全后,苏杨整理了一下衣领,缓步穿过马路,走进了清心茶舍。
门上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混合着木质家具的味道,让人瞬间平静下来。茶舍内部装修古朴,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角落里放着一个鱼缸,几条金鱼在水里悠闲地游动。
陈明果然坐在最里面靠窗的位置,面前的茶桌上放着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和一本线装古书。他今天没有穿白大褂,而是换了一身浅灰色的中式棉麻衣服,领口和袖口绣着细密的云纹,更显得儒雅随和,像一位隐居的学者。
听到脚步声,陈明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苏同学很准时。 他抬手示意对面的座位,坐吧。
苏杨在他对面坐下,目光不自觉地被桌上的古书吸引。那本书看起来颇有年头,封面是深蓝色的布面,边缘已经磨损,露出里面的纸张颜色,上面用毛笔写着 青囊秘要 四个字,字迹苍劲有力。
试试这茶。 陈明提起茶壶,将琥珀色的茶汤注入小巧的白瓷杯,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洞庭碧螺春,今年的新茶,味道还不错。
茶汤冒着袅袅热气,散发出清新的花果香。苏杨端起茶杯,说了声 ,轻轻抿了一口。茶水入口微苦,随即转为甘甜,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下,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陈医生找我来,是想讨论哪方面的内容? 苏杨放下茶杯,决定开门见山。在陈明这样的人面前,迂回试探反而显得多余。
陈明笑了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伸手翻开了那本《青囊秘要》。泛黄的书页发出轻微的 声,他在其中一页停下,用手指点着上面的一行小字:你看这里。
苏杨凑近看去,只见那行字是用小楷写就的,笔画工整,力透纸背:人之疾病,非独外邪所致,内气紊乱、五行失衡更为根本。然气之调养,非药石所能尽功,需寻其源,固其本,顺其势,而非强逆其流。
字体是典型的清代风格,墨迹有些褪色,但依旧清晰可辨。苏杨默读着这段话,心中微微一动。这段话表面讲的是中医理论,强调调理内在气场的重要性,反对强行干预。但结合自己的经历,却像是有所指。
他抬起头,正对上陈明的目光。那位老医生的眼神深邃如潭,带着一丝探究,一丝了然,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陈明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苏杨耳中,治病如此,做人做事,或许也是如此。有时候,看到问题根源所在,若自身力量不足,强行去扭转,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引来更大的麻烦。苏同学觉得呢?
来了!苏杨心中一凛。果然不是简单的学术讨论。陈明这话分明是意有所指 —— 既点出了他能 看到问题根源(感知能量的能力),又暗示他最近的行为(干预赵小婉病情、试图摆脱监视)是 自身力量不足却强行扭转,甚至隐晦地警告他这样做可能 引来更大的麻烦。
这番话绵里藏针,既点破了他的秘密,又提出了警告,却又说得如此冠冕堂皇,让人抓不到把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气运之眼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的气运之眼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