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内,气氛比连熬三宿的大锅参汤还要凝重。
七日,“地火明夷”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刃。从“聚丰号”缴获的残缺计划只提及在京城几个关键“火位”引动“阴蚀之火”,却未标明具体地点。何为“火位”?铸造工坊?砖瓦窑炉?还是……更深层的地热泉眼?
陆寒江面前摊开着京城全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所有已知的与“火”相关的场所:官营的铸币厂、兵仗局,民间的铁匠铺、窑厂,甚至包括几处有地热传闻的荒僻地点。范围太大,目标太多,七日之内逐一排查,无异于大海捞针。
沈逸被“请”来协助,他蹙眉沉思:“‘归墟’行事,惯常依托既有地脉节点,加以扭曲利用。所谓‘火位’,未必是明火执仗之处,更可能是地气燥热、五行属‘火’的特定区域,或许……与民生百业息息相关。”
林微熹坐在一旁,面前摆着一碟新来的**驴打滚**,却没什么胃口。她看着地图上那些标记,脑子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
【铸币厂……好像除了铜臭就是汗臭……铁匠铺……叮叮当当吵死人……窑厂……灰大……】她撇撇嘴,【这些地方,听着就跟美食不沾边。‘归墟’那帮人,搞阴谋还得蹲在这种苦哈哈的地方,一点品味都没有。】
她无意识地拿起一块驴打滚,豆面的香气让她忽然想起昨天看的一本前朝美食杂记,里面提到京城最好的**驴肉火烧**,老店都集中在城西的“火神庙”一带,据说是因为那里地下有热泉,烤出来的火烧格外酥脆。
热泉?地气燥热?
一个念头如同投入油锅的水滴,在她脑子里炸开!
“那个……”她弱弱地举起手,像课堂提问的好学生,“陆大人,沈郎中,你们说……这‘火位’,会不会不光是那些冒烟喷火的地方?比如……那些生意特别好、灶火终日不熄的老字号食肆?或者……专门出产某种需要特定火候才能制作的美食的地方?”
她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你们想啊!能做得出顶尖美食的地方,要么火候掌控得妙到毫巅,要么就是占了地利,比如靠近地火,水温水质不同!就像**温泉蛋**肯定比普通水煮蛋嫩滑!**吊炉烧饼**就得用特定的炭火和炉温!”
陆寒江和沈逸同时转头看她,眼神各异。
陆寒江是“你又开始胡言乱语”的无奈。
沈逸却是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若有所思:“郡主此言……并非全无道理。地脉之气,确实会潜移默化影响一方水土物产。若‘归墟’要寻稳定而隐蔽的‘火位’,借助这些与民生紧密相连、不易引人注目的场所,不失为一招妙棋。”
**
死马当活马医。在缺乏更明确线索的情况下,陆寒江决定采纳林微熹这看似离谱的建议,双管齐下:明面上继续排查传统“火位”,暗地里则对京城各大知名食肆、特色食材产地,进行一轮秘密的“地气”探测。
于是,皇城司的探子们接到了他们有史以来最“香”也最“饿”的任务——打着各种幌子,潜入各家名店,用特制的、能感应微弱地脉能量波动的罗盘,进行勘查。
一时间,京城各大酒楼、饭庄、小吃摊,频频出现一些行为“怪异”的食客。他们点一桌子菜,却吃得心不在焉,时不时偷偷从袖子里摸出个小巧的罗盘,在桌子底下、墙角边比划,引得跑堂伙计侧目,以为来了吃白食想赖账的。
林微熹作为“理论提出者”和“首席美食顾问”(自封的),自然也闲不住。她强烈要求加入行动,美其名曰“现场指导”。陆寒江被她缠得没办法,只好将她带在身边,负责……品尝和点评。
第一站,便是城西那家以**吊炉烧饼**和**羊杂汤**闻名百年的“老马家”。
烧饼酥香,羊杂汤浓郁,林微熹吃得心满意足。负责勘查的探子却摇摇头:“大人,此地人气虽旺,灶火也猛,但地气平稳,并无特异能量波动。”
第二站,南城“李记”**酱肘子**。肘子软烂入味,入口即化。探查结果:“地气偏阴,与‘火位’不符。”
第三站,东市“王婆”**豆腐脑**(咸党)。豆腐脑嫩滑,卤汁鲜美。探查结果:“水质清冽,地气温和。”
一连跑了七八家声名在外的老店,罗盘毫无反应。林微熹的肚子倒是被各种美食填得满满当当,撑得直打嗝。
【嗝……这么吃下去,别说七天,三天我就能胖成球……】她揉着肚子,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论是不是真的不靠谱。
眼看日头偏西,陆寒江的脸色也越来越沉。
“最后一家,”他看了一眼名单,“北城,‘张氏全羊馆’,以**红焖羊肉**和**羊肉锅子**着称,据说其灶台下的火塘,百年未曾彻底熄灭过。”
一行人来到“张氏全羊馆”时,已是华灯初上。店里人声鼎沸,热气腾腾,浓郁的羊肉香气混合着药材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指挥使,案发现场禁止调情!请大家收藏:(m.2yq.org)指挥使,案发现场禁止调情!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