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拌饭的香气,成了那晚接风宴上唯一的亮点。
对冯程来说,这或许是他人生中吃过的最简陋,也最深刻的一顿饭。
那两勺猪油,是这个贫瘠林场能拿出的最高敬意。
也是塞罕坝沉甸甸的现实,一巴掌拍在他这个燕京来的天之骄子脸上。
饭后,人群散去,各自回了宿舍。
简陋的土坯房里,昏黄的灯泡挂在屋梁上,照着一室的清冷。
就在大家准备洗漱睡觉的时候,一阵悠扬的手风琴声,突兀地从冯程的宿舍里传了出来。
琴声带着一股子俄罗斯民歌的调调,在寂静的坝上夜空里传出老远。
“嘿,这小子还挺有情调。”
隔壁宿舍有人探出头来,朝着声音来源的方向努了努嘴。
“城里来的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有这闲工夫,不如多睡会儿,明天还得早起上山呢。”
议论声不大,但足够传到石末的耳朵里。
他刚打完洗脚水,正准备泡脚解乏,听到这琴声,手里的动作停了一下。
手风琴。
燕京来的大学生。
姓冯。
叫冯程。
木材加工专业。
一股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驴脾气。
石末脑子里几个关键词一串联,一个激灵。
我勒个去。
这不是他上辈子看过的一部年代剧主角配置吗?
剧名好像叫什么《林海雪原青春版》还是啥的,反正就是讲一个燕京来的大学生,专业不对口被分到林场,一开始各种不服,各种作妖,跟领导对着干,跟同事闹矛盾,最后在大家的感化下,痛改前非,扎根边疆,成了林业英雄。
中间还跟林场一枝花谈了个感天动地的恋爱。
石末越想,细节越对得上。
那哥们儿在剧里就叫冯程,也喜欢拉手风琴。
石末当时看剧的时候还吐槽,这主角光环开得比太阳还亮,作了那么多次大死都没被开除,简直是编剧亲儿子。
现在,编剧亲儿子活生生出现在自己面前了?
石末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亿点点冲击。
他这是……穿越到电视剧里了?
不对,他只是单纯穿越到了这个年代。
但这个年代,居然真的有这么一个“剧情人物”。
石末默默地把脚放进热水里,舒服地叹了口气。
“管他呢。”
“主角也好,配角也罢,都别挨着我。”
石-NPC-末同志给自己定下了未来一段时间的行动纲领。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离主角远一点,免得被剧情杀。
安安稳稳苟到改革春风吹满地,才是王道。
……
第二天一早。
林业局的书记曲和就找上了门。
曲和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中山装的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一看就是个讲究原则的老派干部。
他拍着石末的肩膀,满脸都是欣慰的笑容。
“小石啊,干得不错!”
“我听老于说了,你来了之后,咱们育苗基地的技术难题,解决了不少嘛!”
石末谦虚地摆摆手。
“曲书记您过奖了,都是陈工指导得好,我就是打打下手。”
“哎,年轻人不要太谦虚嘛!”
曲和笑呵呵地说。
“你一个大学生,还有那个冯程,也是大学生。”
“你们俩,就是咱们塞罕坝林场的宝贵人才啊!”
“这说明什么?说明上级重视我们,把最好的专家都派到我们这儿来了!我们林场的发展,大有希望!”
曲和说得激情澎湃,看石末的眼神,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石末只能跟着点头,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希望?
一个学种树的,一个学砍树的。
这俩凑一块儿,是准备搞可持续性竭泽而渔吗?
书记您这滤镜开得有点大啊。
寒暄了几句,曲和就召集大家开会。
还是那间破会议室,还是那些人。
于正来坐在主位,清了清嗓子。
“今天开个短会,主要就是一件事。”
他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冯程。
“关于新同志冯程的工作安排。”
“经过我和曲书记的研究决定,冯程同志,就正式分到陈工和石末他们技术组。”
“大家欢迎!”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了起来。
陈工依旧是那副老好人的样子,笑着带头鼓掌。
石末也跟着拍了两下手,心想该来的还是来了。
然而,就在掌声快要落下的时候,一个倔强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不同意。”
刷!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那个站起来的身影上。
冯程。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白净的脸因为激动而有些泛红,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懵了。
新来的愣头青,敢在全局大会上,当面顶撞场长和书记?
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塞罕坝:开局一棵树,我绿了全球请大家收藏:(m.2yq.org)塞罕坝:开局一棵树,我绿了全球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