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场地,主教学楼的门敞开着,一股混合着煤烟、草木灰和淡淡油墨味的暖流扑面而来。教室是原来的大会议室改建的,能容纳百余人,斑驳的墙壁上刷着“科技兴农,民生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理”的标语,黑板是新换的磨砂玻璃材质,旁边的展示架上整齐摆放着土壤样本、种薯标本和几本翻得卷边的《极寒农业种植手册》。展示架下方的柜子里,还放着历年的种植记录、产量报表和村民的技术心得笔记,有的笔记上还画着简陋的田间示意图,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注解——比如王老汉记录的“雪后三日必松土,否则融水结冰伤根”“草木灰需筛三遍,无杂质方能拌种”。教室后排的角落里,堆放着十几捆崭新的笔记本和铅笔,是百姓公社特意为社员准备的学习用品,封面印着“百姓公社农技培训专用”的字样,扉页上印有《朱静雯的百姓思想》核心语录:“技术服务于劳动,知识扎根于土地”。
此时教室里已坐得满满当当,星火村的王老汉、李秀莲、陈阳、刘铁山,雪风村的种植能手周铁柱、果蔬种植户吴春燕、年轻社员赵小亮、老农户张婶等六十余名社员济济一堂。大家身上还带着室外的寒气,搓着冻得通红的手,有的把揣在怀里的热水袋拿出来暖手,有的则用嘴对着手心哈气,眼神里却满是期待。见到朱静雯和朱悦薇进来,教室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桌椅摩擦的声响在不大的空间里回荡,还有几位年长的社员激动地站起来,想要上前问好。周铁柱大叔的耳朵上还留着当年建温室时冻伤的疤痕,此刻红扑扑的,他嗓门洪亮地喊道:“朱议事长、朱副皇帝,你们可来了!俺们盼着学新技术,盼了好些日子了!”
朱静雯连忙抬手示意大家坐下:“乡亲们快坐,不用客气,今天咱们都是同学,一起学习交流。”她走到讲台前,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面孔——王老汉的白胡子上还沾着雪沫,周铁柱的耳朵上留着当年冻伤的疤痕,年轻的陈阳手里拿着崭新的笔记本,笔尖已经拧开,随时准备记录;李秀莲把年幼的小女儿抱在怀里,孩子裹着厚厚的棉袄,好奇地打量着四周。朱静雯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乡亲们,今天能和星火村、雪风村的同志们、同学们聚在这土豆种植学院,我心里特别高兴。这学院不是凭空建起来的,是两村村民一砖一瓦、一锹一铲盖起来的,是咱们自己的学院。当年两村为了建这学院,星火村出了木材和人力,雪风村出了石材和运输工具,百姓公社给了技术支持和部分资金,才有了今天这个能让大家学本事、谋致富的地方。”
她顿了顿,拿起桌上的一杯温热的奶茶,喝了一小口,继续说道:“今天我不是来给大家讲空道理的,而是要和大家一起聊聊,怎么在这极寒冻土上种出更多、更好的庄稼,怎么把日子过得更红火——这就是《朱静雯的百姓思想》最核心的内涵:大明民主主义理论要和百姓生活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搬照抄平原地区的种植经验,更不能脱离土地、脱离民生谈发展。咱这北冰洋省,年均温≤0℃,冬季极端低温≤-30℃,永久冻土层厚达数百米,种庄稼就是跟严寒较劲、跟土地要效益,必须找到适合咱本地的法子。以前有的社员试过种南方的水稻,结果刚发芽就被冻死;有的照搬中原的种植模式,深耕细作,反而破坏了冻土的表层结构,导致作物减产。雪风村的张婶家,前年就因为深耕了30cm,破坏了冻融层,土豆亩产比往年少了800斤,这事大家都记得吧?”
张婶闻言点点头,脸上露出懊悔的神色:“可不是嘛朱议事长,当时听人说深耕能增产,俺就照着做了,结果土豆苗长得稀稀拉拉,薯块又小又畸形,真是血的教训!”
朱静雯接着说道:“这些教训告诉我们,只有立足本地实际,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种植之路。今天我带来的技术,都是百姓公社的技术员和咱两村的种植能手一起,在这冻土上试验了三年才总结出来的,每一个步骤都贴合咱这里的气候和土壤特点,保证大家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见效。”
话音刚落,教室里又响起一阵掌声。王老汉捋了捋下巴上的白胡子,高声说道:“朱议事长说得对!咱庄稼人就认实在的,那些听不懂、用不上的道理再好也白搭。您昨天跟我们一起翻地、整肥,知道咱冻土种植的难处——春天解冻慢,播种晚了赶不上霜冻前收获;夏天融水多,容易积水烂薯;冬天种薯储存难,稍不注意就冻坏、发霉。去年我家的种薯,因为储存不当,一半都烂了,心疼得我好几宿没睡好。您讲的肯定都是咱用得上的!”
坐在王老汉旁边的雪风村老农户张婶也附和道:“是啊朱议事长,去年俺家种的土豆,因为种薯储存时温度没控制好,芽眼干瘪,出苗率连一半都不到,最后一亩地才收了一千多斤,够自家吃都勉强。今年想多种点,又怕重蹈覆辙,您今天可得好好教教我们种薯储存的法子!还有俺家那片地,地势低洼,一到夏天就积水,土豆烂了不少,您也给支支招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