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平三十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洋番小说平台总负责人周启明,带着两名审核员张磊、刘敏,乘坐公社的雪地车来到了星火村。周启明穿着一身貂皮大衣,脚踩进口的雪地靴,下车后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看着眼前白茫茫的雪原和简陋的木屋,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张磊和刘敏也都是城里长大的,从未见过如此严寒的环境,裹紧了羽绒服,还是觉得寒气刺骨。
朱静雯没有直接约谈他们,而是让雪风村村长赵德山带着周启明三人,来到了土豆种植学院的实验田。此时,实验田的温室需要清理冬季的积雪,还要为来年的种植配制改良土,正是最费力的时候。赵德山递给周启明一把锰钢破冰锄,说道:“周总,朱议事长说了,你们要想明白审核的问题,就得先当几天百姓,干几天农活。这冻土可不是那么好伺候的,你们亲手试试,就知道咱庄稼人有多不容易,也知道陈阳他们写的东西有多实在。”
周启明看着那把冰冷的破冰锄,又看了看脚下冻得坚硬的土地,脸色有些难看:“赵村长,我们是来谈工作的,不是来干农活的。洋番平台的审核标准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我们按规定办事,没有任何问题。”
张磊也跟着附和:“就是啊,我们审核作品只看内容规范,跟干农活有啥关系?再说我们也不会干这些啊!”
赵德山把锄头往地上一戳,发出“当”的一声脆响:“周总,这话就不对了。你们平台审核的作品,很多都写了种地、做工,可你们连冻土都没踩过,连锄头都不会拿,怎么判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是误导百姓的?朱议事长说了,要么好好干活,要么就回城里去,以后大明的文化市场,不欢迎不尊重百姓的平台。”
周启明犹豫了一下,想到朱静雯在大明的影响力,最终还是接过了锄头。可他刚一使劲,就发现这破冰锄比他想象的重得多,再加上冻土坚硬如铁,一锄头下去,只留下了一个浅浅的痕迹,震得他手臂发麻。张磊和刘敏也拿起了锄头,没干多久,手心就磨出了水泡,汗水浸湿了内衣,一吹风更是冷得刺骨。
接下来的两天,周启明三人跟着村民一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清理温室顶部的积雪,配制“牦牛粪+草木灰+冻土”的改良土,检修滴灌系统,晚上还要跟着村民学习《极寒农业种植手册》。零下六十度的严寒中,他们的貂皮大衣、羽绒服根本不管用,手脚很快就冻得红肿;配制改良土时,腐熟牦牛粪的气味让他们几欲作呕;检修滴灌系统时,需要趴在雪地上,半天下来,后背全是冰雪。
第二天傍晚,张磊实在撑不住了,坐在田埂上,看着自己磨出血泡的手,忍不住抱怨道:“这活儿也太苦了,咱城里人体力根本跟不上。”
旁边的周铁柱大叔看了看他,说道:“小伙子,这还不算最苦的。春天播种的时候,天刚回暖,冻土还没完全化,我们得跪在地里一株一株栽苗;夏天除草的时候,太阳再毒也得顶着,蚊子苍蝇围着转;秋天收获的时候,起早贪黑,手脚都泡在冰水里。咱百姓的日子,就是这么一锄头一锄头干出来的,哪像你们平台上写的那样,喝喝茶、聊聊天就能发财?”
周启明听着周铁柱的话,看着村民们虽然辛苦却充满干劲的身影,又想起自己平台上那些宣扬不劳而获、金钱至上的小说,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愧疚的神色。这两天,他亲眼看到村民们如何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分析种植难题,如何通过民主协商解决灌溉纠纷,也终于明白陈阳、李阳的作品,写的都是百姓最真实的心声和最需要的知识。
均平三十五年一月二日晚,星火村议事会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长条桌两侧坐满了人:朱静雯身着深蓝色的百姓公社制服,坐在主位上,身旁是大明国副皇帝朱悦薇;一侧是工农代表兼任小作家代表,王老汉、周铁柱、陈阳、李阳、赵小亮等人赫然在列;另一侧是洋番小说平台总负责人周启明、审核员张磊、刘敏,以及其他几家大型小说平台的负责人。
会议一开始,朱静雯就开门见山:“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主要是解决洋番小说平台封禁合规作品、传播不良文化的问题。在讨论之前,先请周总说说这两天干农活的感受。”
周启明站起身,脸上早已没了当初的傲慢,语气诚恳了许多:“朱议事长,各位代表,这两天的农活,让我深受触动。以前我总觉得平台的审核标准是合理的,觉得读者喜欢看什么就该推什么,可现在我才明白,文化创作不能只看流量和利益,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咱百姓的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那些宣扬地主文化、拜金主义的作品,只会误导读者,尤其是年轻人,让他们看不起劳动、不想吃苦,这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任。陈阳、李阳的作品,写的都是咱百姓身边的事,讲的都是实用的道理,确实不该被封禁,我在这里向他们道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