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的冬夜,冰冷刺骨。咸腥的海风裹挟着细碎的雪沫,抽打在“德迅-凤凰号”巨大的钢铁船舷上,发出呜咽般的嘶鸣。船舱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冻结的铅块。周卫国站在驾驶台前,魁梧的身躯绷得笔直,布满风霜的脸上刻着深深的沟壑。他粗糙的手指紧紧捏着一份最新的加密电文,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头儿,还是不行!”大副的声音带着沙哑的疲惫,“‘鹰眼’(指某军事集团)的干扰太强了!GPS信号彻底消失,北斗也断断续续!雷达上全是雪花,根本分不清是浮冰还是…”他顿了顿,没说出那个可怕的词——水雷。
巨大的电子海图上,原本清晰的绿色航线此刻被一片象征信号丢失的灰色覆盖,只有零星闪烁的微弱光点,如同风中残烛。代表“凤凰号”位置的绿色光标,孤零零地悬在一片象征着未知危险的深蓝之上。目标港口敖德萨的灯光就在视野尽头的地平线上闪烁,却仿佛隔着天堑。几道刺目的探照灯光柱,如同幽灵的触手,在不远处的海面上来回扫视,那是封锁舰队的眼睛。
周卫国放下电文,目光扫过驾驶舱内一张张年轻而紧张的脸。他深吸一口带着机油和寒意混杂的空气,走到舱壁前,猛地拉开一个储物柜。里面没有武器,只有几个用油布包裹的、形状奇特的物件。他取出其中一个,撕开油布。
灯光下,那是一个结构精巧的强光信号灯。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灯罩——并非普通的玻璃,而是一块弧度完美、边缘经过精细打磨的透明晶体。晶体内部纯净无瑕,却在灯光照射下流转着细微的、彩虹般的内应力纹路。这是用福建舰建造过程中,一块因特殊工艺要求而报废的、具有极高透光率和抗冲击性的电磁弹射器挡风玻璃残片改制而成!舰载机起降的烈风与海盐的侵蚀,赋予了它超越普通玻璃的坚韧。
“把甲板清理干净!撒‘星尘’!”周卫国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船员们立刻行动起来,顶着刺骨的寒风和纷飞的雪沫冲上甲板。他们打开几个密封的铅罐,将里面闪烁着幽蓝星芒的粉末——来自敦煌莫高窟第217窟飞天壁画修复时收集的青金石矿物细粉——均匀地撒在船头一片开阔的甲板区域。幽蓝的粉末在惨淡的月光下,如同铺开了一片微缩的星空。
周卫国将那个特殊的信号灯牢牢固定在一个可旋转的支架上,调整角度,对准了夜空中那轮被薄云半遮的、清冷的冬月。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开关。
嗡——
一道极其凝聚、穿透力极强的光束,瞬间刺破海上的黑暗!光束并非直射月亮,而是以一个极其精妙的角度,将信号灯的光芒投射到甲板上那片铺满青金石粉的区域!
奇迹发生了!
青金石粉中的钴元素晶体在强光照射下,如同无数被唤醒的微小棱镜,将月光与灯光奇异地汇聚、反射、散射!原本清冷的月光落在甲板上,竟不再是一片模糊的光斑,而是清晰地投射出一个由明亮光线构成的、纵横交错的巨大九宫格!每一个格子都大小均匀,线条锐利,如同用光之尺规精确绘制!
“《周髀算经》有云:‘日兆月,月光乃生,犹日兆火,火光乃生也。’”周卫国盯着甲板上那清晰无比的光之九宫格,声音如同洪钟,穿透海风的呼啸,“月照夜光,本是天地定位之尺!何须他物指引?这九宫,便是我们的海图!标定方位,校准航向!目标敖德萨,切入‘离’位航道(九宫格中代表南方的位置)!”
驾驶员看着甲板上那从未见过的、由月光与青金石共同绘制的导航网格,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他猛地一打舵轮,“凤凰号”庞大的船体发出一阵低沉的咆哮,船头劈开墨黑的海浪,精准地切入九宫格“离”位所指的方向!
几乎就在同时,一道来自封锁舰队的、意图逼迫“凤凰号”转向的警告性曳光弹,擦着船尾呼啸而过,消失在远处的黑暗里。他们扑空了!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的华夏大地。
夜色笼罩着古老的“广寒宫”遗址公园(依托汉代观星台遗迹修建)。寒风掠过荒草萋萋的夯土台基,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李念墨独自一人站在复原的张衡浑天仪旁,身上裹着厚厚的白色羽绒服,呵出的气息瞬间凝成白雾。她面前架设着一套极其精密的移动式量子信号接收终端,天线却并未指向卫星,而是对准了夜空中那轮清冷的明月。
耳机里传来沙沙的噪音,那是尝试接收来自黑海方向的、理论上不可能穿透如此遥远距离和复杂干扰的微弱量子通信信号。李念墨秀美的眉宇紧锁,指尖在冰冷的仪器表面无意识地划过。量子加密通信的核心密钥分发,依赖的是光子级别的纠缠态,在如此遥远的距离和复杂干扰下,成功率渺茫。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瞥见了身旁那座巨大的青铜浑天仪。仪器的铜环上,精细地刻画着二十八宿星官和黄道刻度,虽然锈迹斑斑,却依旧透着一股洞察天机的威严。仪器的核心,是一个代表“地”的铜球,其下方连接着几根极其精巧的、类似杠杆的铜制机关——那正是传说中张衡地动仪赖以感知地震波的核心传导结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2yq.org)金兰厌胜劫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