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母禁止他参与某件事,他便立即收手。
族长反对他经商,他毫不犹豫将生意转交他人。
这般情形,连老太太都感到诧异。
想起宝玉方才的言语,老太太决定再试探一番:铺子交出去也好。不过我听闻你将自家账册交给了邻家表妹代为打理?
贾颜颔首,迎着老太太探究的目光答道:确有此事。只是珍大哥告诫我,经商与替人管事皆非正道,我便与林家表妹商议,今后她的产业另寻他人经手。
好,甚好。老太太暗自咬牙。这小子未免太过听话,让停便停,让交便交。难道就找不出惩治他的由头?
既然那些事都拦住了,总该还坚持练武吧?两位国公爷留有遗训,贾家子弟当弃武从文。若他仍在习武,正好借祖宗之名惩戒。
懂得听话是好事。自家产业尚且不管,何必操心他人?你既出身荣国府,替人管事平白失了体面。老太太话锋一转,不过也不能终日无所事事。那些贱业既不可为,不如走些正经路子。
听说你大伯近来督促你习武?
习武强身本是好事。但你要记得,两位国公爷留有祖训,贾家子弟应当弃武从文。你身为国公后人,岂能违背祖训?
贾颜恭敬行礼,在老太太错愕的目光中从容道:老祖宗教诲得是。大伯确实赠我武学秘籍,嘱我勤加练习。但母亲早已告知家训,前日去送佛经时,母亲已将府里唯一的国子监名额赐予我。从今往后,我当专心向学,不再习武。
什么?老太太失声惊呼。
令她震惊的并非国子监名额,也不是失去惩戒的理由,而是贾颜竟顺从到如此地步——让停便停,让交便交,让弃武便弃武,让读书便立即准备入学。
老太太万万没想到,这个向来不起眼的孙辈竟能听话至此。
好得很。既然你听母亲的话,听族长的话,那便也听听我这老太婆的。
颜哥儿果然是个懂事的。老太太勉强笑道,既然你母亲安排你入国子监,便好生修习。只是老身看着你长大,知你在此道天赋有限。
科举入仕对你而言恐非易事。入监后不必执着科考,国子监各类学问皆有传授。
贾母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些年你在科举上始终未能有所建树,至今连个童生都未考上。
作为祖母,我劝你一句。
你若执意要走科举之路,我不阻拦,也支持你继续用功。但在苦读之余,也该为自己留条后路。
世间百业皆可出人头地。虽说贾家子弟不便经商,但士农工商之中,即便不能入仕为官,亦可躬耕陇亩或钻研工艺。
到了国子监,不妨多留心农事。若能在农耕之道上有所成就,也不算辱没我贾家门楣。
贾颜心念微动。
这看似寻常的建议,竟暗藏机缘。他本就打算利用过目不忘的本事,在国子监闲暇时做些有益之事。如今既能研究农学,又得天赐良机,可谓一举两得。
凭借前世记忆,他自信能在农事上有所作为。毕竟前世出身乡野,对后世农耕技艺多有了解。若能融汇古今,必能推动当世农事发展。
更难得的是,此番还将获得意外之喜。
多谢老祖宗提点。孙儿自知才疏学浅,若一味死读书,恐难有出息。您这一席话,倒让孙儿茅塞顿开。钻研农事确是个好出路,孙儿定当用心。
贾母面露欣慰。
这庶出的孙子果然如传闻般听劝。能听从母亲、族长乃至伯父的教诲,自然更会顺从她这个老祖宗。
听话便好。
以他的资质,在国子监本就读不出名堂,若再分心农事,科举之路更是无望。如此,永远只能做个衬托宝玉的陪衬。
你能明白就好。既然你母亲已将国子监名额给你,回去好生准备吧。
唤你来就为此事。终究是荣国府出去的,待会儿随鸳鸯去取十两银子,算是我这老婆子的一点心意,到了国子监也好添置些笔墨。
贾颜恭敬行礼:孙儿谢过老祖宗。
喜欢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