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既然林飞有意试探,他自当全力配合。
此战若能打响九洲道场威名,后续计划便可顺利展开。
武林中人纷纷赶往九洲道场。
并非所有人都能抵达目的地。
有人在寻觅途中迷失方向。
也有人能轻易找到道场所在。
正如林飞所言,一切皆凭一个字。
白起环视四周跃跃欲试的人群。
不仅异国武者想与他切磋。
连本国高手也跃跃欲试。
他望向秦王后人扶苏公子。
这位公子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盖聂紧握佩剑,掌心渗出汗水。
其师弟卫庄虽刻意隐藏行迹。
但那头耀眼白发与凌厉气势令人无法忽视。
白起轻叹一声。
虽不识他国武者。
却能一眼认出赵国人特有的眼神。
那目光如同梦中纠缠他的冤魂后裔。
种种眼神令他记忆犹新。
作为列国代表,赵人赖辽率先出列。
在下赵人赖辽。
此番不为私怨,只求印证武学。
望阁下点到为止,勿伤两国和气。
此言虽显乏味。
但秦王确实不愿这些人在秦境丧命。
虽说统一六国需要借口。
可天下豪杰齐聚咸阳。
若尽数诛杀。
反损大秦声誉。
秦王嬴政闻言沉吟不语。
嬴政话音一落,立即击掌响应。
此番比试本意只在试探白起深浅,兼向列国展示大秦当前国运盛况。
若当真取了几人性命,反倒有碍日后招贤纳士。
寡人正有此意。
见诸国愿与我大秦新晋将领切磋武艺,寡人甚感欣慰。
故望此番比斗点到为止,莫因私怨坏了江湖规矩!
这番话果然赢得满堂喝彩。
无论胜负如何,总算给彼此留了体面。
胜者可全身而退,败者亦表明不会挟私报复。
说到底,还是顾忌江湖传言。
白起始终沉默不语。
既得王命,便只需展现实力,不必取人性命。
留对手一线生机,也算给嬴政颜面。
倒是看穿了赖辽那点小心思——此人手脚不甚干净。
但只要不使阴招,白起也懒得计较。
白将军,得罪了。
赖辽抱拳行礼。
白起微微颔首。
** 将开,众人目光齐聚二人身上。
在场众人——
荆轲、项旌,以及齐使滕宏伯(实为汪剑通所遣),无不屏息凝神。
荆轲意味深长地瞥向项旌:
阁下莫非是项燕麾下大将?
项旌拱手致意。
正是在下,阁下想必就是名震江湖的荆轲先生?
互通身份后,二人达成共识。
这位白起将军看似不过而立之年,神情却异常平静。
虽无轻视之意,但眼中也未见将我等放在心上。
......
项旌专注聆听荆轲的分析。
他也察觉到了异样——
白起表现得太过镇定,仿佛此行只为赏景,而非比武。
台下围观者的紧张神色,反倒衬得白起愈发从容。
这份气度,绝非刻意伪装。
荆轲兄有何良策?
荆轲抬头望向王座上的嬴政,喉结微动。
掌心已渗出薄汗。
若赵国的赖辽败北,你我不如联手应战。
纵使落败亦不损颜面,若能取胜自是更好。
项旌审视台上的赖辽——
此人确已突破天人境。
倘若白起真能一招制敌,那么两位天人境强者合力迎战,即便不敌也无人敢轻视。
江湖豪杰更无从非议各国实力。
妙计,就依荆轲兄所言。
他目光转向沉默的滕宏伯。
此人到场后始终未与他们交谈。
是否要联合齐国高手?
荆轲望向滕宏伯:不妨问问他的意思。
得知联手提议后,滕宏伯爽快应允。
他此行只为试探,本无生死相搏之意。
三人联手出击,或许能探出些虚实来。
武安君白起负手而立,神色从容。
台下三人交换眼神,默契达成一致。
所有人的视线重新聚焦擂台。
众人皆想一睹这位杀神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所向披靡。
白起渊渟岳峙,气定神闲。
赖辽虽藏了三分实力,但在白起眼中——
不过尔尔。
赖辽握剑的手沁出冷汗,袖中毒囊已备。
若事不可为,他宁死也不愿回赵国 ** !
他强自镇定,剑锋直指白起。
刹那间,剑锋与青石地面共振轰鸣。
观战人群 * 动之际,黑甲秦兵横戟厉喝:
肃静!
此乃玄铁擂台,绝无崩塌之虞!
“诸位放心,他们的剑气与内力绝不会波及台下!”
秦兵高声维持秩序,却仍有人面露惧色。
前排观众不自觉地后退几步,亦有胆大者反而向前靠近。
赖辽此刻只觉体内真气流转圆融,手中长剑震颤间竟引得四周风声呜咽。
白起双目微阖。
呼啸的狂风仿佛裹挟着无数凄厉哀嚎,森然剑气如怨灵般纠缠不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请大家收藏:(m.2yq.org)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