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陈青山便拿起书本静心阅读。他深知眼下的局势非自己能左右,即便当兵不成,复读也是一条出路,因此心态格外平和。
中秋过后不久便是国庆,但对陈青山而言,已不复学生时代那般渴盼放假的心情。
路途遥远,陈淑珍国庆也未归家,此事早在上次中秋来信中便已告知。
国庆长假并未扰乱陈青山与阿贵的生活节奏。
过去的阿贵眼中日日相似,如今却有了不同——陈青山开始要求他识字。
所幸阿贵记忆力不错,又肯吃苦,进展顺利,未让陈青山过多费心。
假期结束刚一周,河西镇接连发生两件大事。
其一,镇书记李相全被双规,此事对寻常百姓不过添了饭后谈资;
其二,则是河西镇的征兵工作正式启动。
在江南省农村,参军入伍备受重视。谁家子弟若能入伍,村里定要在宗祠大摆宴席庆贺。
这份传统,深植于江南人血脉中的爱国情怀。
追溯当年那段屈辱岁月,家国沦陷,百姓水深火热,反抗的第一枪正是在江南打响。
抗战烽火迅速燃遍全国,爱国志士汇聚于此,引领抗战军民一路北上,历经多年浴血奋战,终获胜利。当年参战将士中,每五人便有一位江南籍贯。
江南省曾立下“要想华夏灭亡,江南人先死亡”的铮铮誓言,这份刻骨铭心的家国情怀,一直延续至今。
征兵程序要求各乡镇先行初筛,合格者再到县里进行最终选拔。
这天清晨,陈青山修炼完毕,早早就来到镇卫生院。环顾四周,一张写着“征兵处”的告示纸贴在墙上。
陈青山径直走过去,只见一位身着军装的人正在整理表格。“你好,我是来报名参军的。”陈青山开口道。
那人闻声转头,见到陈青山便说:“你好,报名在这里。时间还早,先填一下这张表。”说着,已将一张表格递过来。
陈青山接过表格,浏览一遍便迅速填写完毕,交了回去。那人拿起表格检查一番,赞道:“没问题,你的字真漂亮。”
陈青山只是笑了笑,未作言语。那人看出他话少,主动介绍道:“陈青山同志,我是河西镇武装部负责这次征兵的胡干事。”
“胡干事。”陈青山点头致意。两人简单闲聊几句,很快,报名参军的人陆续增多,胡干事也忙碌起来。
到上午九点左右,已有近七八十人报名。众人填好表后,分组进行体检,流程高效顺畅,不久众人便体检完毕,各自回家等候通知。
大约一周后,村长领着几位镇上的军装干部来到陈青山家进行家访。
人未到门前,陈青山已有所感应,便与阿贵停下了修炼。
家访主要由陈满仓和何阿莲接待。阿贵趁隙小声问陈青山:“青山哥,你去当兵了,我怎么办?”
陈青山不假思索:“等过完年,你去学校读书,修炼也不能落下。”
一听到读书,阿贵立刻低下头。当年他生病后也曾上学,到初中时,常被同学嘲笑。
每次陈青山听见,都会冲过去与人争执,可他自己成绩也不理想,于是两人被同学戏称为“大傻子”和“二傻子”。自那以后,阿贵便再没踏入校门。
见阿贵神色黯然,陈青山明白他忆起往事,温言安慰道:“阿贵,无论你多优秀,总有人说三道四。你只需做好自己,成为你父母心中的骄傲就够了。”
阿贵似懂非懂,但还是用力点了点头。这
时,那位姓胡的武装部干事走到陈青山面前,询问了他在学校及生活中的一些情况。
陈青山如实回答,胡干事则象征性地做了些记录。
家访很快结束。临出门时,一位领导模样的干部握住陈满仓的手,在其耳边低语道:“王书记已经交代过了,放心。”
陈满仓心领神会,面上波澜不惊,只道:“给你们添麻烦了。”
自李相全事件后,县里对河西镇人事进行了研究,决定暂由镇长王启元主持全镇工作。若无意外,王启元下一步很可能会得到提拔。
又过了半月,陈青山接到武装部通知,要求他次日前往县武装部集合。
陈满仓将他送到河西镇车站,陈青山便独自乘坐公共汽车前往四十多公里外的县城。
汽车快入县城时,远远可见路边立着一块“庾岭欢迎您”的大招牌。这个他生活了三年的地方,也曾是他最压抑的三年。
到站下车,陈青山背着个牛仔书包,里面装着换洗衣物和几本书。
体检为期三天。走出车站,不少摩的师傅上前拉客,陈青山摆摆手,径直穿过人群。
县武装部离车站不远,他决定步行过去。幸好曾在此读过几年书,认得路,否则真得坐摩的才行。
走了约十二分钟,他来到县武装部门口。在门卫处登记后,被引至一个大休息厅。
此时厅内已有十几人在等候。陈青山正想找个位置休息,一个声音突然传来:“陈青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高考落榜去当兵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高考落榜去当兵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