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频现,紫微耀空,天命昭昭,已如无形之手,将云舒推向了万丈悬崖的最边缘。那金銮殿上至高无上的龙椅,仿佛已触手可及。京城内外,朝野上下,一种近乎沸腾的期待感,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灼烧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茶楼酒肆,无人再议其他,话题中心皆是“郡主何时登基”;市井巷陌,孩童传唱着“凤鸣岐山,女帝临朝”的歌谣;就连深宫之中,宫女太监们行走间都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谨慎与兴奋。
然而,处于这场风暴最中心的澄心堂,却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反常态的绝对寂静。
云舒屏退了所有侍从,独自立于那幅已标注上“北庭都护府”的《皇舆全图》前。窗外是喧嚣的尘世,殿内却只有她自己的呼吸声,清晰可闻。她的指尖,缓缓划过帝国的疆域,从北境的雪山,到南海的波涛,从西域的戈壁,到东海的岛屿。这万里江山,已在她掌中。民意、军权、财赋、舆论,乃至那虚无缥缈的“天意”,都已如百川归海,汇聚于她一身。
可越是如此,她心中那股能量管理失控般的孤寂感便越是强烈。一种存在意义即将被终极定义的悬空眩晕,混合着对不可抗力(登基后无穷责任)的隐约敬畏,让她站在权力的绝巅,却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她知道,这最后一步,若迈得急切,吃相难看,即便坐上那位置,也难免在史书上留下“僭越”、“逼宫”的污点,给那些潜藏的反对势力留下口实。千年来,文化归属中关于“名正言顺”的执念,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即便强如她,也无法完全忽视。
林嬷嬷悄无声息地端上一盏参茶,看到陛下凝视地图的背影,那单薄的肩膀仿佛承载着整个天下的重量,心中不由一紧。她看到云舒的指尖在御案上无意识地轻叩,那节奏,并非焦躁,而是一种疯批到极致的冷静推演,像是在下一盘关乎国运的绝世棋局,每一步都需算无遗策。她在等待,等待一个最完美的时机,等待所有的条件都成熟到水到渠成,等待那顶皇冠,不是她伸手去摘,而是被亿万人跪求着,戴到她的头上。
“陛下,”谢景行不知何时已肃立殿外,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百官万民,翘首以盼。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千古以来,神器更易,非仅凭武力威望,更需礼法加持。” 他这番话,道破了此刻最核心的矛盾:力量已至巅峰,但程序正义的最后一环,需要一场精心编排的、展现“谦逊美德”的宏大仪式,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特别是那些内心依旧固守“禅让”古礼的士大夫们最后一丝文化归属的撕裂感。
全服终极任务【登基】前置条件已99%加载?是GM(云舒)卡在最后1%的版本协议(三辞三让)确认界面!玩家(臣民)疯狂点击‘同意’按钮,GM却故意延迟确认,强行延长新版本(女帝时代)上线倒计时,吊足全服胃口!
在云舒的默许和核心重臣们心照不宣的推动下,一场遵循上古“禅让”旧制、旨在为皇权交接披上最完美合法性外衣的宏大戏剧——“三辞三让”——正式拉开了帷幕。这并非简单的推诿,而是一场极具政治智慧和精神压迫力的行为艺术。
第一幕:宗室百官联名劝进与“德薄才鲜”的谦辞。
这一日大朝会,以萧氏皇族中辈分最高、早已被云舒笼络的信老王为首,率领内阁阁老、六部九卿、翰林清流,黑压压跪满大殿,呈上了一份字字泣血、文采斐然的劝进表。表中极力颂扬云舒挽狂澜、开太平的不世之功,直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天命所归,非陛下莫属”,恳请她“顺天应人,早正大位”。
满殿文武,目光灼灼,聚焦于御座之上。
云舒缓缓展开劝进表,细细阅览,良久,她抬起眼,目光扫过台下,眼神中竟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与惶恐。她轻轻将表章放下,声音带着一种刻意压抑的平静下的波澜:
“诸位爱卿,请起。”她微微抬手,“朕……本宫,自先帝托付以来,夙夜忧叹,唯恐有负所托。赖将士用命,百官辅佐,百姓勤劳,方有今日粗安之局。然,本宫一介女流,德薄才鲜,岂敢妄窥神器?如今四海稍定,正当择贤明宗亲,归政还朝,或开科取士,另立新君。本宫……愿退居长乐宫,含饴弄孙,以终天年。”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不恋权位、一心为公的“贤德摄政”,将上升通道固化的焦虑巧妙地转化为“择贤而立”的高尚姿态。
这“一辞”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信老王当场老泪纵横,以头抢地:“陛下何出此言!若无陛下,岂有今日太平?宗室之中,谁人有此威望德行?若陛下弃天下而去,臣等唯有触柱而死,以谢先帝!” 百官更是群情激昂,纷纷磕头苦谏,将云舒的“谦辞”驳斥得体无完肤,将她比作尧舜再世。这第一次拒绝,非但没有打消劝进之意,反而将她的“高风亮节”衬托得淋漓尽致,将拥戴者的情绪压抑到了更高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十八岁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请大家收藏:(m.2yq.org)十八岁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