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午休结束,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既像过年放鞭炮般兴奋、又像期末考试般紧绷的诡异气氛。各个班级的小老师们化身“战前总指挥”,拉着即将上台的小演员们进行最后的“战术动员”——其实就是把同一句话翻来覆去地念经:
“别紧张!记住动作/歌词!”
“笑!要笑得甜甜的!像吃了糖一样!”
“千万别摔跤!千万别乱跑!千万别……嗯,许多多,说的就是你,千万别搞事情!听见没?!” 跟着唐晓白小闺蜜天团的是小李老师,尤其语重心长,眼神里充满了“祖宗你消停点”的恳求。
没办法,台下坐着的可是省里市里的大领导,还有扛着“长枪短炮”(摄像机、照相机)的记者!这要是在全省观众甚至全国观众面前出点洋相,丢脸的可就不只是武荣市溪尾镇幼儿园了,搞不好要“名扬全国”,成为反面教材!小老师们紧张得手心冒汗,头上一直冒着热气,感觉比台上那些懵懂的小豆丁们还忐忑一百倍。
下午两点半,阳光正好,暖烘烘地洒在临时搭建的小舞台上。舞台下方,整整齐齐摆满了一排排……高脚凳,说是高脚凳其实就是比幼儿园小朋友坐的小椅子高,没办法,普通凳子怕后面小朋友看不见,这是隔壁小学校长中午亲自带着高年级学生送来的“战略物资”。小学校长显然也知道了有大人物驾临,态度那叫一个积极。
领导的“贵宾席”则用了小老师们办公室的木头椅子,摆在最前排,以示尊重。
一位面容和善、穿着朴素衬衫的领导刚坐下,就发现了问题。他眉头一皱,站起来比划了一下自己坐的位置和后面一排排努力伸长脖子、像一群小鹌鹑似的小脑袋,乐了:“哎哟,不行不行!我们坐这么高,后面这些娃娃还看个啥子嘛?全被我们这些‘门板’挡完了!” 说着,他亲自动手,把自己的椅子“哐当”一声挪到没人的地方先放着,,又招呼其他人:“来来来,都别坐着了,坐地上!别挡着娃娃们看节目!”
只见几位平日里只能在本地新闻里看到的大领导,真的就毫无架子地、笑嘻嘻地席地而坐!还有人顺手从旁边扯了几张早上看的报纸,“哗啦”一下铺在屁股底下。最绝的是,刚才那位发话的领导,还顺手从旁边“捞”了个看热闹看得流口水的小豆丁(好像是隔壁小班的),抱在怀里,笑呵呵地逗着:“娃娃,待会儿要好好看表演哦!不好看你就哭,叔叔帮你批评他们!”
后台候场区的陈野透过幕布缝隙看得啧啧称奇,嚯!这作风……太接地气了!这要是下乡视察,估计鞋子不用套塑料袋,拿铲子干活的话不用绑红丝带、戴白手套,会直接抡着锄头哐哐几下,看田里肥力怎么样吧?朴实!太朴实了。
等所有小朋友都在高脚凳上坐好,虽然有几个坐不稳差点栽下来。园长阿婆也乐呵呵的示意负责流程的老师,汇演开始。
主持人是两个大班的孩子。小姑娘台风很稳,声音清脆得像百灵鸟,还能脱稿,一看就是练过八百遍的。另一个小男孩陈野有点印象,毕竟在1995年能有家长开着小轿车接送上下学的,在溪尾镇绝对属于“珍稀物种”。两人配合着,用奶声奶气但还算流利的开场白拉开了汇演序幕。
首先登场的是大一班的小朋友,表演《小动物模仿舞》。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毛茸茸(或者纸壳子)动物服装的小萝卜头,模仿着小鸡啄米、小鸭划水、小青蛙跳跳,动作简单明快,充满了童趣。虽然偶尔有小鸭子撞到小青蛙,或者小鸡的帽子歪了盖住眼睛,引得一阵哄笑,但无伤大雅,台下掌声笑声一片。嗯,效果不错,开了个好头!老师们松了一口气。
接着是陈野隔壁中二班的一小队小朋友,上台表演《讲故事》。几个小朋友搭配着僵硬的动作,还算完整流利地把一个关于“小马过河”的故事讲完了。就是……讲得有点干巴巴的,像在背课文,缺乏感染力。台下的小朋友们听得有点打哈欠。
陈野在后台听着,忍不住对比了一下江晚平时讲故事的绘声绘色,内心精准点评,啧,这水平,跟江晚比差了一大截啊!简直是灵魂画手和PPT朗读者的区别。
表演了六七个节目后,大概负责排顺序的老师也知道小观众需要点刺激提神了,连着安排了两个歌曲类节目。毕竟也没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对唱歌有免疫力的。
第一个是大四班的《儿歌串烧》。五个小朋友拿着小铃铛、小沙锤之类的道具,边唱边跳《小星星》、《找朋友》、《拔萝卜》……童声稚嫩,气氛欢乐,勉强算个开胃小菜。
紧接着,真正的开胃硬菜来了,唐晓白的“小闺蜜天团”闪亮登场!
当报幕员念出“中三班合唱《勇气大爆发》”时,后台帘子一掀,六个穿着统一粉白色国风公主裙、脸蛋上扑着淡淡腮红、头发梳得精致漂亮、还别着亮晶晶小发夹的小姑娘,手拉手走上舞台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