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峰的灵动步法尚未在腿脚间消散,天音峰的梵音便已萦绕耳畔。与青云门其他脉系的山水灵秀不同,这座紧邻须弥山余脉的山峰,处处透着佛门清净 —— 青石板路两旁立着经幢,随风转动时发出细碎梵音,半山腰的禅院飞檐挂着铜铃,院落里的菩提树枝叶婆娑,几位身着月白袈裟的僧人正盘腿打坐,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祥和气息,连风都似在此处放缓了脚步。
“万施主,剑一小施主,这边请。” 禅院门口,一位面容白净、目光明亮的年轻僧人迎了上来,正是天音峰负责接待青云门弟子的法相僧人,他双手合十行礼,袈裟袖口轻垂,动作间带着浑然天成的沉稳,“了尘长老已在静心禅房等候,特意叮嘱要为剑一小施主讲解‘天音静心诀’的要义。”
万剑一跟着法相穿过禅院,鼻尖萦绕着檀香与菩提花香,之前在朝阳峰练滑步的浮躁感竟消散了大半。他忍不住小声问:“法相师兄,为什么我一到这里,就觉得心里不慌了呀?”
法相温和一笑,声音如清泉落石:“此乃佛法加持与心境共鸣之故。天音峰的修行讲究‘寂灭入定’,正如我寺至高功法‘大梵般若’所训,需闭塞全身意想行识,以己身为一世界,方能心安神定。你此刻感受到的平和,正是静心修行的初境。”
静心禅房设在菩提院西侧,是一间素雅的木屋,室内只设蒲团与案几,案上燃着一炉檀香,墙壁悬挂着 “明镜台” 三字匾额。白发苍苍的了尘长老正盘腿坐在中央蒲团上,见他们进来,缓缓睁眼,目光如深潭般澄澈:“剑一,可知为何带你来此学静心?”
万剑一挠挠头:“爹说我练剑后灵气平复得慢,打久了就没力气。”
“正是如此。” 了尘长老颔首,手指轻叩蒲团,“你前几站学的剑招、炼体、身法、感知,皆是‘术’的层面,而‘术’需‘心法’支撑。正如青云门的太极玄清道与我寺大梵般若,虽修行路径不同,但若心法不稳,灵气便如断线风筝,实战中要么紊乱暴走,要么消耗过快。今日教你的‘天音静心诀’,便是帮你拴住这缕‘灵气风筝’。”
说罢,了尘长老示意万剑一坐在对面蒲团上,法相则侍立一旁准备辅助。“静心诀第一步,名为‘摄心归息’。” 长老缓缓说道,双手结印放在膝上,“不必刻意控制呼吸,只需轻轻留意气息从鼻腔进入、再从鼻腔呼出的过程,如旁观者般看着气息往来,杂念冒头时,便轻轻拉回注意力。”
万剑一学着盘腿坐下,闭上眼睛,试着专注于呼吸。可刚数到第三次呼气,就忍不住想起朝阳峰的滑步轨迹,又念着大竹峰的炼体桩法,杂念像走马灯似的转个不停。他急得皱起眉,刚想睁眼,就听了尘长老轻声道:“莫要苛责自己,杂念如天上流云,本就来来去去,只需不被其牵引便可。”
法相适时递来一杯清茶:“此乃‘静心茶’,用菩提叶冲泡,可助你收敛心神。试试将注意力先放在茶气入鼻的清香上,再过渡到呼吸。”
万剑一抿了口茶,清苦香气在舌尖散开。他按照指点,先感受茶香萦绕鼻尖,待心神稍定,再转而去听呼吸声。这次果然顺利许多 —— 吸气时能察觉凉意掠过鼻腔,呼气时能感受到温热气息拂过唇畔,即便有杂念冒出来,也能很快拉回注意力。
半个时辰后,了尘长老见他呼吸渐匀,继续讲解第二步 “观心断惑”:“如今你已能摄心归息,便可试着观察心念本身。你会发现念头如河水奔流,无需阻挡,只需静静看着它们 —— 知道‘这是练剑的念头’,知道‘那是想玩的念头’,但不被其带走。”
万剑一依言尝试,果然 “看” 到了自己的念头:先是想着 “什么时候学完能练剑”,接着又担心 “学不会怎么办”。他按照长老说的,在心里默默标注这些念头,竟发现它们停留片刻后便自行消散了。檀香袅袅中,他渐渐感觉丹田处泛起一丝暖意,之前练剑残留的灵气滞涩感,竟在不知不觉中舒缓了。
“很好。” 了尘长老的声音带着赞许,“第三步‘明心见性’,今日暂不深求,你只需记住:心本清净,如明镜般能映照万物却不被污染,灵气紊乱皆因心念执着于‘术’的表象,忘了‘气’的本源。”
为检验效果,法相取来木剑,提议模拟实战:“剑一,你用龙首刺与朝阳滑步攻我,看看灵气状态如何。” 万剑一欣然应允,提剑便刺 —— 起初还习惯性地猛催灵气,刚刺出三招,突然想起静心诀,连忙放缓呼吸,专注于丹田气息流转。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之前刺剑时丹田的 “空落感” 消失了,灵气如细流般稳步涌向剑尖,滑步变向时气息也未中断。他接连攻出十招,竟丝毫没有以往的疲惫感,连手腕都比平时更稳。
法相适时收剑,赞道:“方才你刺第六招时,灵气本有紊乱迹象,但呼吸一稳,气息便立刻平复,这正是静心诀的妙用。寻常弟子练剑,往往越打越急,灵气消耗如泼水,而你此刻气息匀稳,消耗速度至少减缓三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诛仙之我叫万剑一请大家收藏:(m.2yq.org)诛仙之我叫万剑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