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花了十多个小时调整状态。
醒来第一件事便是翻看张昭准备的资料。
前半部分是公司。
有中影、上影、西影等国企制片厂。
有民营企业,诸如华艺兄弟传媒、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慈文传媒集团、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星美传媒集团、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每一家公司的成立时间、从事业务、详细背景、创始人情况...
资料中都有详细说明。
后半部分是知名导演、演员、经纪人。
这部分基本都是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李元青没打过交道,可在电视、报纸上经常看到。
而现在。
这一堆名字里。
要有李元青的公司、李元青的名字。
耐心收拾完毕。
李元青母子出发去找张昭做正事。
张昭早就摩拳擦掌。
一个上午,三人便走完了开办公司的所有流程。
在工商总局注册公司,注册资本金八千万华币。
这家新公司正式命名为。
青奕影业。
刘如梅都觉得好笑。
“你这是打算未来把公司当成聘礼直接送给小姑娘?”
“诶,到时候我和她还分什么你的我的。
她当老板娘,我做老板。
很和谐嘛。”
张昭在一旁笑笑不说话。
按照注册资本,他个人也有持股。
所以这家公司,他也有份。
他不止是给李元青打工,同时这也是他个人的事业新起点。
当天,李元青还出钱租了一层写字楼。
算作公司临时驻地。
同时,李元青和老妈商量道。
“妈,我打算在北京投资一块地,咱们盖新楼。”
李元青其实有更远大的规划。
除了公司以外,还要建成一块商业区,配套电影院、酒店等设施。
刘如梅很支持儿子的想法,但北京这块的关系,家里还没有打通呢。
李元青让老妈不用担心,他有别的办法。
“老张,这段时间可以用青奕公司的名义对外进行招聘,争取在年前,有第一批员工开始运转公司。”
“可以,这件事其实我已经在做了。
拓展人脉时,也接触到一些人才。
把他们挖过来就能正常运转。”
刘如梅问道。
“直接挖会不会引起同行反感?”
儿子公司需要的人才绝不可能是一两个,如果全靠挖,行业内部对新成立的青奕影业得有多讨厌!
总不能,事业尚未起步。
风评便跌入谷底吧。
张昭解释道。
“李太太不用担心。
国内有几十家传统制片厂,全是国企。
国内电影市场这几年一直在萎缩,大部分制片厂效益不好,完全是靠拨款维持生计,厂里有大量人才别说重用,连基本的工作都不能维持,成天就是闲置在厂里,或者被安排去干杂活累活苦活。
无论是闲或者忙,工资基本一样,常年雷打不动。
没本事的混吃等死也就罢了。
有些年轻人,有想法肯吃苦还想多赚钱。
但就是没有机会,厂里没有晋升空间,市面上没有赚钱条件。
这种人才挖来,没有人会有意见。
还有一些毕业生,家里有点条件,但圈里人脉不硬,进制片厂都费劲。
于是出来单干广告工作室。
这些人挖过来更方便。
不是我们需要他们,是他们需要我们给他们机会实现梦想。”
刘如梅听后,心下稍安。
李元青也安慰道。
“妈,我既然选择了老张,就坚定的相信他。
这些事交给他,大可放心。”
张昭这时主动提醒道。
“元青,我建议你安排一个财务方面的自己人。
你给我的资金很多。
就算再信任我,也要留个心眼。
有个监管,你心里也有个数。”
李元青知道这是张昭在主动避免未来可能存在的麻烦。
李元青转头看向妈妈。
“妈,咱家能抽几个财务方面的员工北上吗?”
刘如梅微微蹙眉。
“我们培养的会计,都是和酒店管理相关。
你们这是影视行业,其中有些内幕。
外人能算的清吗?”
李元青想了想。
“这样,妈。
你让爸先借我两个人,记录账目就行。
最多顶三个月,我给他们开工资。
三个月后,我再安排专人接手。
你看怎么样?”
“行,三个月就当是出差了。”
安排好员工,李元青从背包里掏出一份剧本大纲。
“现在市面上还是流行古装剧。
我看了几本金庸、古龙等人的小说。
东平西凑出一个新故事。
这是个电视剧项目,当做青奕公司的开业之作。
老张,接下来半年时间,就先忙它吧。”
张昭接过这份没有名字剧本大纲。
随意看了一眼,简介写的是。
“段天涯、归海一刀、上官海棠、成是非是护龙山庄的四大密探,各自有着江湖众人无法匹及的绝技,效命于神侯朱无视。此时因正德皇帝痴傻,政局混乱,东厂趁乱把持朝政,迫害忠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陪刘天仙度过漫长岁月请大家收藏:(m.2yq.org)再陪刘天仙度过漫长岁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