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晨,陈轩抵达上海的第三天。
清晨的上海,在一种畸形的繁荣和压抑的恐慌中苏醒。
街头的报童叫卖着被严格审查后的报纸,头条无非是“皇军捷报”或“和平建设”。
陈轩在路边摊简单用过早餐后,便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行动。
他先前往外滩附近几家银行,用系统出的金币兑换了更容易流通、且不易贬值的美元、英镑以及本地硬通货银元。
兑换过程谨慎,用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银行,不同的柜台进行。
随后,再次利用变身术,变幻成数个截然不同的身份——有神色仓惶、急于套现离沪的棉纱商,有沉默低调、只想置办产业的南洋华侨,甚至有背景神秘、能搞到“大黄鱼”的江湖客。
接着分别前往昨天从旅社老板、码头包打听和报纸广告中物色的几处待售房产。
其中最重要的一处,位于公馆马路,用一个家境殷实、有意在沪投资产业的年轻华侨身份,买下了一个临街的、带后厢房和阁楼的铺面,价格不菲。
这处地点交通便利,鱼龙混杂,便于观察和隐蔽,将会作为他的主要藏身地。
若非主线任务奖励了1000金币的巨款,陈轩根本无法如此迅速且大手笔地置业。
一番操作下来,他身上的金币锐减至100。
但陈轩毫不心疼,投资安全的据点和身份,是长期潜伏和活动的基础,而且通过兑换还了解了各个银行的情况,等有时间了就去“逛”一遍。
更何况,他系统背包里躺着价值堪比一个小型国家军火库的物资,这点花费,九牛一毛。
做完这些,一天时间已悄然流逝。
值得注意的是,日租界乃至整个上海,关于仓库区失窃的惊天大案,竟波澜不惊,仿佛从未发生。
报纸上只字未提,街面上也没有增兵戒严的迹象。
陈轩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关窍:大战在即,军部高层恐怕严密封锁了消息。
如此庞大的物资不翼而飞,上报只会导致前线军心震动、后勤部门被严厉追责,甚至影响进攻计划。
更大的可能是,特高课和宪兵队正在内部进行极其隐秘且疯狂的调查,怀疑的重点必然是监守自盗或内部出现了巨大的蛀虫。
绝不会有人想到,竟有人能以一己之力、在一夜之间搬空数座仓库。
这给了他宝贵的喘息和运作时间。
陈轩回到“平安旅社”,平静地退掉了房间。
随后,化身成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市民,融入了暮色,走向他新购置的、位于法租界边缘的一处安全屋。
这处房子的原主人是一位性格孤僻、鲜与人来往的报馆校对员,因对时局绝望,已变卖家当准备南下香港。
陈轩不仅买下了房子,还通过旁敲侧击和观察,尽可能多地收集了此人的生活习惯、社会关系等信息。
接下来,他将利用变身术,长期扮演这个角色。
其他几处房产的原主也大多是类似情况:社会关系简单,准备离沪,甚至彼此间略有往来。
陈轩精心编织着这个身份网络,未来即便某一身份受到怀疑,其他“熟人”也可以为其作证,形成一个难以攻破的证据闭环。
无数看过的谍战剧和小说都告诉他,一个完美的伪装身份,绝不能是空中楼阁,必须根植于真实的社会土壤,拥有可追溯的、平凡无奇的生活轨迹。
只有这样,才能在魔都上海这片波谲云诡的谍海中,隐藏得更深,更久。
晚上,陈轩反锁门窗,拉紧窗帘。
然后就着一盏昏暗的台灯,拿出那部莱卡相机和冲洗出来的照片,以及一本厚厚的《日汉辞典》和一本《兵语辞典》,开始逐字逐句地翻译、解读从特高课课长办公室拍来的绝密情报。
工作艰难而缓慢。
很多术语和缩写需要反复比对猜测。
“南京方面军动向……”
他喃喃念着,冷汗渐渐从额角渗出。
这份文件不仅包含了国民党军在南京外围的防御部署、阵地构成、兵力配置,甚至详细标注了主要指挥所、炮兵阵地、通讯枢纽和后勤仓库的疑似位置。
文件显示,即使蒋凯申已率嫡系西撤,留下唐智生指挥的多为淞沪战场撤下的残部和新募士兵,但守军仍在积极构筑工事,试图抵抗。
“上海潜伏者リスト(疑)……”
这份名单触目惊心。
它列出了上海沦陷后未能及时撤离或奉命潜伏的军统、中统乃至其他系统特工的疑似姓名、代号、可能活动区域及社会关系。
许多名字旁边打着问号,但更多已被红线划去或标注“已处置”。
“掌柜”的代号赫然在列,跟之前在茶铺听到的情报对应上,应该也是被捕后承受不住严刑拷打所以叛变。
陈轩自己的化名和抵达信息虽然简陋,也出现在名单末尾的“新近潜入人员(待核实)”栏目中。
他明白,自己之前的暴露绝非偶然,特高课正依据此类情报和叛徒的口供,在全市交通要道和可疑地点张网以待。
除了他之外,已有不少奉命潜入的同僚被捕或失踪。
最后,陈轩的目光凝固在那份标有醒目的红色“极秘”印章的文件上。
这是日军上海特务机关和华中方面军联合提交的一份对南京守军防御体系的评估及进攻建议。
文件基于空中侦察、无线电侦听、人员渗透(包括叛徒提供的情报)等多方面信息,详细分析了国军防御的强点和弱点,并提出了主攻方向、穿插路线和战役发起时间窗口的建议。
陈轩的心脏狂跳起来。
他瞬间明白了许多事情:
为何日军在经历惨烈的淞沪会战、伤亡重大且后勤不济的情况下,仍敢不顾部下反对,未经充分休整补充就迫不及待地向南京方向迅猛进击;
为何松井石根和大本营似乎对攻克南京充满“信心”;
为何那些苏州河边的仓库里堆满了即将运往前线的物资——他们打算以战养战,速战速决,企图利用情报优势,一击粉碎南京守军的抵抗意志和防御体系。
松井石根此刻,极有可能还在上海或其前线指挥部,正依据这些宝贵的情报,做最后的进攻部署。
陈轩放下放大镜,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窗外是上海的夜色,而他的手中,此时却极有可能握着改变成千上万人命运的钥匙。
喜欢用忍术搞谍战,过分了吧请大家收藏:(m.2yq.org)用忍术搞谍战,过分了吧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