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舟的手刚离开模具,手腕轻转,银勺底在案台边缘擦出细微的声响。那盘双纹叠春还泛着淡淡的光晕,他却没再多看一眼,转身掀开了灶台上的大锅盖。
蒸汽扑面而来,带着笋干和陈皮温润的香气。他抄起长柄勺缓缓搅动,汤面荡开一圈圈涟漪,像极了昨夜星图投下的波纹。时间紧迫——十万份安神汤,两小时内送达,一场演唱会的命脉,此刻就系在这口锅里。
许铮!他头也不抬,保温瓶清点完了吗?
许铮正蹲在后门台阶上检查冷链箱,机械臂地卡进最后一个卡槽:三百辆改装车,每辆三百三十三瓶,多一瓶都塞不下了。
宋小满!冰模切好了吗?
宋小满站在操作台前,柳叶刀快得只剩残影,冰块堆成小山,每一块都被精准地削成标准六棱柱,刚好能卡进保温瓶夹层。最后一箱。她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温度能维持四小时。
陈砚舟点点头,在心里默念:安宁、希望、被看见的感觉。他舀了一勺汤吹了吹,轻轻抿了一口,舌尖泛起暖意,像是有人在他肩上轻轻拍了一下。他知道,这味道成了。
唐绾推门进来,手里握着对讲机:主办方临时改了取餐点,从东三门换到西五门,原路线作废了。
为什么?宋小满皱眉。
说是灯光调试冲突。唐绾冷笑,我刚查过,那边连个遮雨棚都没有,露天交接,十分钟就能让汤凉透。
陈砚舟没有说话,走到墙边摊开物流图,手指一点:走地下通道,绕B区配电房后面,那儿有封闭连廊。阿阮,你的无人机还能调动多少?
阿阮从角落站起身,双马尾轻轻一晃:三十架,载重足够,但只能送第一批五千份。
够了。陈砚舟把锅盖重新盖严,先送关键区域——安保区、医疗站、后台休息室。剩下的,靠车队运送。
沈君瑶这时从外面进来,战术笔别在腰间,连围裙都没来得及换:我已经跟场馆安保打过招呼,优先放行心味车队。但他们说了,谁都能进,就怕出什么岔子。
那就让他们尝尝。陈砚舟掀开锅盖,第一锅好了,拿去给现场指挥喝一口。
沈君瑶犹豫了一瞬,还是倒了一小杯。她抿下去的时候,眉头渐渐舒展,呼吸也放缓了。
这味道......她低声说,像我妈熬的姜枣茶。
那就成了。陈砚舟嘴角微扬,人不怕信不过你,就怕记不起你。
汤开始批量灌装,流水线运转得飞快。许铮带着临时队伍封瓶、贴标、装箱,动作利落得像在拆解炸弹。宋小满紧盯着每一瓶的液面高度,差一毫米都要重来。唐绾守着通讯设备,不断更新路线信息。阿阮坐在角落敲击平板,调度图上的红点连成一片。
第一辆车出发时,天色刚刚擦黑。
演唱会开场前四十分钟,第一批汤送达。
余昭昭在后台补妆,眼底泛着淡淡的青黑,经纪人在她身边来回踱步:粉丝互动环节取消吧,你状态不对。
她没有作声,接过助理递来的水杯,却发现是瓶蓝色液体,标签上印着安神汤·心味特供。
这是什么?
陈老板送的,说让你喝一口再上场。
她拧开瓶盖,轻轻抿了一口。
下一秒,眼皮渐渐沉重。
昭昭?昭昭!经纪人慌了神,伸手要夺过杯子,却被她轻轻推开。
别吵。她闭着眼,我......好久没这么安静过了。
上场铃声响起。
她站起身,脚步稳健,妆容未改,眼神却明亮了许多。
第一首歌平稳落地,第二首渐入佳境。可到了《夜航》的前奏,全场灯光暗下,她站在舞台中央,忽然听见自己的心跳比鼓点还要响亮。
高音响起。
破了音。
台下一阵轻微的骚动。她僵在原地,手指深深掐进掌心。
就在这时,前排有观众打开了那瓶蓝色饮品。
一口下去,眉头舒展。
两口下去,肩膀放松。
第三口咽下,眼角湿润。
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片一片地亮起来。十万人中,越来越多的人捧起那瓶汤,小口啜饮。疲惫如潮水般退去,焦虑被温柔抚平。有人想起高考前妈妈煮的宵夜,有人想起加班回家时亮着的那盏灯,有人想起小时候发烧,外婆用勺子一点点喂的米汤。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不约而同地举起了应援灯牌。
蓝色的光,一盏接一盏,连成一片。
图案不是偶像的名字,也不是什么口号。
是星空。
是心味餐馆顶棚上,由光点拼成的、捧着饭碗的手。
全场导播愣住了,立即切到高空镜头。
大屏幕瞬间切换——不是余昭昭,而是心味餐馆的后厨。
陈砚舟正往锅里撒着桂花,头也没抬,只对许铮说:辣椒粉换成桂花,甜一点,压得住紧张。
镜头停留了三秒。
全场寂静了三秒。
然后,掌声如雷鸣般炸响。
像雷,像雨,像十万双手同时拍打着大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厨神觉醒:从摆烂到美食巅峰请大家收藏:(m.2yq.org)厨神觉醒:从摆烂到美食巅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