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院子里,三人真是累坏了。
崔姮得知沈昭已谈好了两个伙计两个绣娘,还有木工,后面几日木工开始装修店铺,改个店面。
夜幕降临,弯弯的月亮如银钩般高悬在夜空中,洒下清冷的光辉。
三人在槐树下的石桌上用过简单的晚膳后,便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议起正事来。
石桌上摆放着几杯热气腾腾的香茗,三人沐浴在习习的晚风中,茶香与晚风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
沈昭转头看向崔姮,柔声道:“姣姣,你觉得咱们的布庄取个什么名儿比较好?”
崔姮闻言,放下手中把玩的扇子,略作思考后答道:“我觉得就叫‘巧心娘子布庄’吧,今日我和将离走街串巷时,报的就是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对于崔姮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也是她前世所开店铺的名字。
“巧心娘子”指的是那些心灵手巧的妇人,寓意着这家布庄的老板娘们都有着精湛的手艺和细腻的心思。
沈昭低声呢喃着这个名字,似是在品味其中的深意,过了一会儿,他点头道:“‘巧心娘子’,嗯,这个名字不错,既简洁又能突出我们布庄的特色。既然姣姣已想好了,那我明日就让木工师傅换个匾额。”
“好,那就有劳夫君了。”崔姮微笑着道。
沈昭见状,连忙伸手握住她的手,温柔低语:“夫人这是说的什么见外话?我们可是一家人,为夫人做事,我心甘情愿。”
崔姮抿了抿嘴唇,眉目间流露出一丝嗔怪之意,但还是回握了他的手,两人的手紧紧相扣,仿佛彼此的心也因此更加贴近了。
一旁的将离对这两人的亲昵举动视若无睹,她早已习惯了他们之间的甜蜜互动,此刻只是专注于手中的茶杯,慢慢品味着茶香。
随后,三人继续深入商讨起布庄的经营细节。
崔姮凭借自己前世开店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吸引顾客的点子,比如推出一些独特的绣花款式、提供私人定制等等。
沈昭和将离都认真聆听着她的建议,并时不时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三人讨论得热火朝天,对未来的布庄充满了期待。
商量完已是夜幕深沉,三人回屋就寝。
夜色寂寥,他们却满怀期许,期待明日的到来。
......
经过三人的不懈努力,铺子终于差不多,可以准备开张了。
开张前日,崔姮在天井摆下八仙桌,邀请了觉得绣技不错的妇人来参加。
面前,二十余名妇人围着满桌绣绷交头接耳,听着崔姮的话。
听见崔姮与她们讲各种价格,以及后续继续要收购她们的绣品,为保持长时间的合作。
这些妇人们,听了非常心动,一个个满眼期待。
其中,有个扎红头巾的年轻媳妇正红着脸推拒:我这些粗活计,哪敢要这么高的价......
这个价,她是高兴,可又怕今后崔姮的铺子卖出去出,不收她的货。
周家嫂子莫谦逊。崔姮拿起她绣的鲤鱼莲叶枕套,对着阳光细看,这鳞片用了抢针和套针两种技法,莲叶的晕色过渡比绣坊的还好,这个价,你值得!
周娘子听得崔姮这番话,心中一喜,“果真?”
“自然,周娘子且放心吧。”崔姮转头对众人道:咱们按品级定价,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其她人一听,眼睛都亮了,纷纷上前细问,崔姮一一耐心作答。
这时,梳双丫髻的小丫头突然钻进来,满眼忐忑地看着崔姮,沈夫人,我、我娘病着,绣的慢......
崔姮蹲下身与她平视,笑着摸摸她脑袋:丫头,回去告诉你娘,先领了这筐丝线去,绣成再结账。
闻言,那女孩大喜,“谢谢,谢谢!多谢沈夫人!您真是大好人!谢谢,非常感谢您!”
虽然崔姮戴帷帽,但她声音温柔动听,小丫头对她很有好感,觉得她真是一个大好人,愿意收她们家的绣品,给她们钱救急。
沈昭在账本记下此事,悄声提醒妻子:这般先赊后买,风险不小。
你看那孩子的鞋。崔姮示意他注意小丫头露出的脚趾,西城砖桥巷的寡妇徐氏,丈夫原是染匠,留下套辨色的本事。
她翻开一册花样本子,若能说动她来指点配色......
沈昭点头,“夫人说得对,还是你考虑得细致。”
崔姮柔声哄好那个女孩,给了她线,一遍又一遍嘱咐她,让她回去跟母亲说清楚。
小女孩依言答应,抱着箩筐欢快地回家了。
崔姮又去接待下一个妇人,了解每个妇人的情况,考量她们能为“巧心娘子”布庄做点什么,最后与她们商量好,定个合适的价格。
零零总总下来,开始虽然很费时费力,但本钱确实要低一些,只能说有得有失。
......
开业当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巧心娘子布庄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揭开了它崭新的面纱。
这座布庄坐落在繁华的街道旁,青瓦白墙,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不再爱太子,他却疯批强制爱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不再爱太子,他却疯批强制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