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急切地催促道:“先生快说吧,急死我了!”
沮授开始详细解释:“青徐三十万黄巾部众将从渤海来,袁绍肯定会下令剿除、追击。
老弱者会死于非命,青壮者若能逃脱,到达中山境内时,主公可派一军取黑山部众的衣袍扮成黑山军,接应黄巾青壮,一并带回大营。”
他的计划是利用袁绍除掉青徐黄巾军中的老弱妇孺,剩余的青壮黄巾兵马进入中山郡后,由假扮的黑山军带回营地。
到了营外,这些黄巾军就无法反抗了。
田丰补充道:“袁绍会杀掉青徐黄巾的老弱妇孺。”
刘备策略精明,青徐黄巾的精壮士兵被利用。
他对袁绍形成仇恨,借助他的兵力对抗黑山军。
沮授的计策得到靖王陵下刘胜的认同。
刘胜看到刘备麾下谋士和睦,而袁绍部下却矛盾重重,认为这源于刘备的个人魅力和正确的决策力。
袁绍常选错路,虽家底雄厚,但两兄弟表现令人失望。
青徐黄巾的精兵数目庞大,至少八万。
后来曹操从青州归来,获得了近十万的青州军。
这些青州军原是青州黄巾转变而来。
刘胜对于刘备得到这样的军队感到惋惜,而袁绍则对此感到愤怒。
在冀州的渤海郡,袁绍回到府邸后破口大骂,因刘备胆敢私吞诸侯联军粮草。
在折返渤海郡的途中,袁绍及其士兵因缺乏食物而饥饿不堪,面容枯槁。
在得知青徐黄巾三十万部众准备进入渤海地界时,袁绍决定整军备战。
大殿内,渤海众将纷纷请战,而审配则呼吁大家冷静,指出青徐黄巾只是一群走投无路的百姓。
有人挑战审配的观点。
声音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原来是许攸。
许攸声称百姓如今成了贼寇,过境如同蝗虫。
审配未竟之语被许攸打断。
袁绍命令审配继续说下去。
审配提出,青徐黄巾虽然部众多达三十万,但真正能征战的只有六七万。
他建议袁绍吸纳这六七万青壮,壮大自己的力量。
许攸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并进一步提出计划:利用袁氏的威望和手中的兵力,软硬兼施,使韩馥放弃冀州牧的位置。
待袁绍成为冀州牧后,再对付刘备,将其兵力收归己有。
许攸担心审配会再次抢先他的发言,于是迅速将计划全盘托出,令袁绍大为满意。
然而,对付青徐黄巾并非易事,审配提出一个策略,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获取那七万青壮。
袁绍闻之大喜,询问审配具体策略。
审配表示,可以向冀州牧韩馥传递消息,声称青徐黄巾在渤海肆虐,请求韩馥派兵支援。
但这个策略被许攸质疑,他认为韩馥与袁绍同从洛阳归来,心存芥蒂,不会轻易答应他们的请求。
面对许攸的质疑,审配提出了他的策略。
他提议让韩馥以冀州牧的身份命令中山郡守刘备出兵渤海,剿灭黄巾余孽。
袁绍听后大喜,认为这是个妙计。
许攸担忧刘备趁机攻打渤海各地城池,审配则反驳称各地城门紧闭可防刘备,且刘备若敢如此行事,将腹背受敌。
许攸无法反驳。
袁绍认同审配的计策,决定双管齐下。
他命令儿子袁谭前往中山,要求刘备出兵清除渤海黄巾军;另一儿子袁尚则前往魏郡,通知韩馥命刘备出兵。
袁谭与袁尚领命出发。
袁谭只带数十骑前往中山郡。
当他进入安喜县地界还不到半里地时,遇到了巡视边境的赵云。
赵云将袁谭拦下,袁谭自我介绍,表明自己是渤海太守袁绍之子,奉父命前往中山定州县见太守刘备。
袁谭本以为报出名号后,对方会让路。
不料赵云并不买账。
面对袁谭的质问,赵云明确指出非中山兵马不得入境的命令。
当袁谭想要硬闯时,赵云警告其若敢跨过一步,便立即处死。
面对强势的赵云,袁谭不得不忍气吞声,吩咐众人留在边境等候,独自进入中山郡寻找刘备。
在途中他提心吊胆,生怕遭遇不测。
然而经历波折后,他终于到达定州县门口,却被两名守卫拦下,令他倍感沮丧和愤怒。
此刻的他已经心力交瘁,只想尽快见到刘备完成任务。
张飞怒斥袁谭,城门之下起冲突
袁谭冲破守卫,欲纵马进城。
此时,城门口突然出现一位壮士,豹头环眼,声若巨雷。
他便是张飞。
张飞质问袁谭不听劝,袁谭则自报家门,声称自己为袁氏后人。
但张飞并不给面子,一拳头便打碎了袁谭的胸甲,袁谭掉落在地,口吐鲜血。
张飞警告袁谭若是有本事就不要依赖家族背景,即使是袁绍亲临也不惧怕。
袁谭只能牵马步行进城。
在郡守府中,刘备惊讶地看到狼狈的袁谭。
袁谭深感愤慨,他提及在中山边境遭遇了一位白马小将,被其强行扣押了数十名随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yq.org)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