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刚结束一场长达三小时的跨国会议,洗完澡本想放松一下,却被讨论组里的 “赌约大战” 勾起了兴趣。她手指划过屏幕,看着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 这些人要么只看表面数据,要么只凭主观喜好,根本没抓到《琉璃劫》的核心竞争力。
她指尖在键盘上敲了敲,用 “职业经济人 K” 的账号发了一段话,语气依旧冷静客观,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感:“赌约没意思,不如看核心竞争力。第一,林老师塑造的‘离夜’,是当前市场稀缺的‘隐忍型美强惨’,区别于常见的‘疯批美人’,自带‘破碎感’和‘反差感’,容易戳中女性观众和 CP 粉;第二,他和杨老师的化学反应,已经形成‘剧抛 CP’潜力,从片场花絮和路透来看,两人戏外互动自然,没有工业糖精感,适合后期营销‘真人向’话题;第三,剧组后期若能抓住‘男二逆袭’‘反套路剧情’这两个点,提前放些‘名场面’花絮预热,大概率能引爆社交平台,尤其是小破站和微博的剪辑圈。唯一的风险是男主团队会不会搞‘防爆’操作,但以他现在‘耍大牌’的口碑,防爆只会引发观众逆反,反而会给林老师引流。结论:只要宣发不拖后腿,爆是必然,区别只在‘小爆’还是‘大爆’,林老师大概率能凭这个角色,在影视圈站稳脚跟。”
这段话一出,讨论组瞬间安静了几秒。大家都知道 “职业经济人 K” 不简单,之前有人爆某顶流合约纠纷,他仅凭几句分析就精准预判了结局;还有一次,某小成本网剧开播前不被看好,他却断言 “能小火”,最后果然凭借 “反套路剧情” 出圈 —— 虽然他平时潜水,发言不多,但每次开口都 “一针见血”,被组里人私下称为 “神秘大佬”。
“数据分析师小 A” 赶紧追问:“K 哥,你觉得这剧能爆到什么程度?林老师能靠这剧飞升成一线吗?”
“行业观察员老 B” 也跟着附和:“是啊 K 哥,你觉得这剧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哪些人?后期营销该侧重哪个平台?”
但苏晚却没再回复。她关掉豆瓣页面,点开浏览器,搜索 “林枫 琉璃劫 离夜”,看着弹出的定妆照 —— 照片里的林枫穿着黑色刺绣长袍,额间贴着银色魔印,眼神冷冽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确实把 “离夜” 的隐忍和深情演活了。她又翻了翻林枫之前的采访,发现他不仅会唱歌写歌,还能亲自下场改剧本,甚至对角色心理的把控比专业演员还精准,不由得挑了挑眉。
“有点意思,” 她轻声嘀咕,手指划过屏幕上林枫的照片,眼神里带着探究,“歌手跨界演戏,还能做到这个程度,倒是比那些只会‘面瘫式演技’的流量强多了。”
苏晚原本是业内知名经纪公司的金牌经理人,手里曾捧红过好几个一线艺人,后来因为和公司理念不合,干脆辞职单干,打算找一个 “有潜力、有野心、还没被资本过度包装” 的艺人合作。之前她看过不少候选人,要么天赋不够,要么太急功近利,直到今天在讨论组看到关于林枫的讨论,才真正产生了兴趣。
她起身走到酒柜旁,倒了一杯红酒,靠在落地窗前看着江景。夜色下的城市灯火璀璨,像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娱乐圈的起起落落。“《琉璃劫》开播后,看看你的表现,” 她晃了晃酒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要是真能如我所料,说不定我们可以合作一把,让你走得更远。”
喜欢娱乐教皇:从卖艺开始攻占娱乐圈请大家收藏:(m.2yq.org)娱乐教皇:从卖艺开始攻占娱乐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