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门选拔的初步规则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优化研究院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苏小婉带来的玉简内容,被迅速同步给每一位核心成员。
“团队协作秘境生存战,占比四成;个人擂台积分赛,占比六成。综合评定后,前五十名可入内门。”苏小婉指着黑板上她刚刚梳理出的规则要点,“重点是后面这条补充说明:‘鼓励弟子创新克敌,可使用一切自制手段,唯不可伤及同门性命,不可使用明显超出自身修为等级的外力(如高阶长辈赐予的保命符箓一次性大量激发)。’”
“这规则……”林小鱼抱着剑,清冷的眸子闪过一丝精光,“像是在给我们量身定做。”
“没错!”王大石兴奋地一拍大腿,震得桌面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咱研究院别的不多,就是‘自制手段’多!沈老大的‘一语道破令’升级版,我的‘土遁闪现’,小鱼的‘沉默剑印’,沐师兄的‘净化领域’……嘿嘿,这下可以好好‘优化’一下对手了!”
沐青松相对沉稳,沉吟道:“规则看似宽松,实则暗藏玄机。‘不可伤及同门性命’是底线,‘不可使用明显超出自身修为等级的外力’则界定模糊。何为‘明显超出’?何为‘大量激发’?评判标准掌握在裁判长老手中,存在操作空间。”
“沐师兄说到点子上了。”沈问赞赏地点点头,用炭笔在黑板上“自制手段”四个字上画了个圈,“这规则本身就是个充满‘模糊定义’和‘潜在BUG’的测试环境。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战斗力,更是我们对规则的理解、利用甚至……‘边缘试探’的能力。”
他转过身,面对众人,脸上露出那种熟悉的、发现新BUG般的笑容:“所以,我们的备战策略,除了提升硬实力,更要围绕规则进行‘定向产品开发’和‘战术储备’。”
“首先,是‘装备迭代’。”沈问看向苏小婉,“小婉,把我们现有的‘产品线’梳理一下,列出升级清单。”
苏小婉立刻调出一份光幕,上面罗列着研究院目前的“法宝”:
【一语道破令(1.0版):单体沉默3秒。升级方向:2.0版,增加‘法术反噬’、‘灵力延迟’等可选负面状态,尝试群体覆盖(范围缩小,效果减弱)。】
【磐石冲击臂铠(王大石专属):增幅力量,附带‘震荡波’效果。升级方向:嵌入‘土遁闪现’引导符文,缩短启动时间。】
【破妄剑鞘·静默(林小鱼专属):温养剑意,辅助凝聚‘沉默剑印’。升级方向:增加‘剑印储能’功能,可预先存储1-2道剑印。】
【青木守护阵盘(沐青松专属):快速布置小型木灵防御/净化领域。升级方向:模块化设计,可与其他阵盘(如聚灵阵、预警阵)快速拼接,增强适应性。】
【灵植缠绕孢子(沐青松提供):催生坚韧藤蔓缠绕对手。升级方向:优化孢子活性与触发速度,尝试附加‘微量灵力汲取’或‘神经麻痹’效果(需控制在不致命范围内)。】
【多功能记录仪(苏小婉专属):记录数据、分析能量波动、简易通讯。升级方向:增加‘战场环境扫描’与‘弱点标记’辅助功能(基于沈问的‘弹幕视角’原理降级开发)。】
“好东西不少,但需要精益求精。”沈问点评道,“尤其是‘一语道破令’的升级,是关键。擂台赛上,一秒的沉默可能就能决定胜负。我们要把它从‘控制道具’升级为‘战术核心’。”
“其次,是‘战术演练’。”沈问的手指移到“团队协作秘境生存战”上,“秘境环境未知,敌人除了其他团队,可能还包括秘境本身的危险。我们的‘敏捷开发’模式要应用到团队配合上。小鱼主攻,大石主防兼控制,沐师兄辅助、控场兼反制特殊力量,小婉负责情报支持和后勤补给。我……负责全局策应,寻找‘规则漏洞’并进行‘现场优化’。”
“具体战术,”沈问眼中闪过狡黠的光,“我们可以开发几套‘连招’。”
“比如,‘沉默突袭’:小鱼‘沉默剑印’起手,大石‘土遁闪现’近身控制,我补上‘一语道破令’延长控制链,沐师兄的孢子或者领域进行后续限制。”
“再比如,‘净化堡垒’:遭遇擅长负面状态或者毒、幻术的对手时,以沐师兄的‘青木守护阵盘’为核心,构建防御圈,其他人依托阵盘进行反击。”
“还有……‘BUG打法’。”沈问顿了顿,压低声音,“利用规则允许的‘自制手段’,制造一些……嗯,不那么传统,但效果拔群的局面。”
王大石好奇地问:“比如呢?”
沈问嘿嘿一笑:“比如,在擂台上,如果对手是个依赖特定环境或者长时间吟唱的法修,我可以考虑用真言暂时‘修改’擂台小范围的灵气属性,或者用‘规则插件’给他施加一个‘吟唱口吃’的DEBUFF……当然,这需要精细控制,不能‘明显超出’修为,要看起来像是‘技巧’而非‘外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请大家收藏:(m.2yq.org)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