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乾的突然袭击,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沉浸在技术提升和战术演练中的优化研究院众人。实力上的绝对差距,以及那种毫不掩饰的恶意,让他们意识到,前路并非一帆风顺。
王大石的伤势在沐青松精湛的木系治疗术和沈问用贡献点换来的上好丹药作用下,恢复得很快,但内心的憋屈和愤怒却需要宣泄。林小鱼练剑更加刻苦,剑锋上的寒意几乎能冻结空气。苏小婉加快了情报收集,试图找出赵乾如此针对他们的更深层原因。沐青松则更加专注于开发具有实战意义的木系术法,尤其是防御和反制手段。
整个研究院的气氛,从之前的积极亢奋,变得多了几分沉凝和锐利。
沈问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知道,单纯的愤怒和加倍努力是不够的。赵乾代表的是传统修仙体系中金字塔顶端的既得利益者和保守派,他们拥有资源、声望和强大的个人实力。想要撼动他们,仅靠研究院这几个人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
“是时候启动‘开源’计划了。”沈问在核心会议上宣布。
“开源?”众人对这个新名词感到疑惑。
“顾名思义,就是开放源代码……呃,开放我们的一部分‘优化’成果和思路。”沈问解释道,“不是无偿奉献,而是通过分享,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形成一个‘社区’,共同完善和发展‘优化’体系。”
他走到黑板前,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我们把一些基础的、经过验证的、相对安全的‘优化’技巧,比如‘灵力运转微调方案(通用基础版)’、‘常见法术施放手势优化指南’、‘低阶法器维护与效能提升小窍门’等,整理成册,在外门范围内有限度地传播。”
苏小婉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战略意义:“院长的意思是,通过分享这些‘甜头’,让更多弟子体验到‘优化’的好处,从而扩大我们的影响力,甚至吸引人才加入?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外界对我们‘闭门造车’、‘只会取巧’的片面看法?”
“没错!”沈问赞赏地点头,“这叫‘培养用户习惯’和‘构建生态’。当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我们分享的知识而受益,我们的理念才会被更多人接受。届时,赵乾那种单纯依靠武力打压的方式,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他甚至会成为众多受益者眼中的‘阻碍进步者’。”
林小鱼清冷道:“可行。但需控制核心机密。”
“当然。”沈问肯定道,“分享的是基础,是思路,是已经验证的、相对公开的成果。像‘规则插件’、‘一语道破令’的核心炼制法、沐师兄的特殊领域构建法、小鱼的‘沉默剑印’等核心技术,属于我们的‘商业机密’,绝不外传。我们分享的是‘渔’,而不是‘鱼’。”
沐青松沉吟片刻,也表示支持:“此举大善。若能惠及更多同门,亦是功德一件。且可借此观察,哪些弟子具备‘优化’思维,可作为潜在盟友或后备力量。”
王大石虽然对赵乾憋着火,但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是!让大家都变强点,看那个姓赵的还能不能那么嚣张!”
说干就干。在沈问的指导下,苏小婉带领着几位新加入研究院、文笔较好的弟子,开始紧锣密鼓地编纂《外门弟子优化指南(初级篇)》。内容涵盖了从引气入体到筑基初期各个阶段的常见问题“优化”思路,语言浅显易懂,夹杂着大量沈问风格的吐槽和比喻(当然,产品经理和程序员术语做了本土化改编),使得这本指南不仅实用,还颇具可读性。
同时,沈问亲自出面,联系了外门几个颇具影响力的弟子团体和讲法堂的执事,以“优化研究院为回馈同门,促进外门整体水平提升”的名义,免费发放了第一批《指南》的玉简副本。
起初,一些弟子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又是哗众取宠。但很快,一些敢于尝试的弟子按照《指南》上的方法微调了灵力运行路线,或者改进了某个小法术的施法手势后,惊喜地发现效果显着提升!
口耳相传之下,《外门弟子优化指南(初级篇)》迅速在外门流传开来,甚至引发了小范围的讨论热潮。
“原来灵力还能这样运转?顺畅多了!”
“这个火球术的指诀优化后,凝聚速度快了一成!威力好像也强了点!”
“沈师兄大才!这‘用户体验’总结得太到位了!”
“原来我们平时修炼中那么多‘不合理’的地方都被忽略了!”
越来越多弟子开始主动研究《指南》,尝试“优化”自己的修行。甚至有一些弟子在“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想法,主动找到优化研究院进行交流。
研究院的门槛,几乎快要被踏破。苏小婉负责接待和筛选,忙得不亦乐乎,也确实从中发现了几个思维活跃、颇具潜力的苗子。
这股“优化”风潮,自然也引起了一些传统派弟子和部分执事、长老的注意。有人赞赏,认为此举激发了外门弟子的活力和创造力;有人不置可否,持观望态度;也有人如赵乾一般,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歪门邪道,难登大雅之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请大家收藏:(m.2yq.org)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