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明远楼的门楣,李明远就坐在柜台后翻账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红色的赤字像扎眼的刺,扎得他眼睛发酸。
桌上摆着昨晚剩下的半块凉馒头,他咬了一口,干得噎人,就着冷开水咽下去,胃里空荡荡的,像前厅那几张蒙着灰的八仙桌。
后厨传来水龙头滴漏的声音,“滴答、滴答”,在空荡的店里格外清晰。
自从张师傅和刘婶走了,两个学徒也跟着离开,这老楼就只剩他一个人,连扫地的动静都显得格外大。
昨天他忙到后半夜,才把后厨的碗碟洗完,今天早上起来,案台上又积了层薄灰——没人打理的店,连空气都透着股冷清。
李明远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把账本合上,封面的“明远楼收支明细”几个字,是父亲当年用毛笔写的,现在墨色都淡了。
他想起父亲卧病在床时,拉着他的手说“远儿,这店就交给你了,别让它败了”,眼眶一下子就热了。
他掏出手机,想给陈静雅发消息,问问昨天说的“莲花鸡签”资料准备得怎么样了,可点开聊天框,又犹豫了。
现在店里只剩他一个人,就算资料再好,没人帮厨,没人配菜,他一个人怎么把菜做出来?总不能让陈静雅来店里帮他切菜洗碗吧?
手指在屏幕上悬了半天,最后还是关掉了聊天框。
他站起身,走到前厅,拿起墙角的扫帚,慢慢扫着地。扫帚划过青砖地面,扬起细小的灰尘,阳光照进来,灰尘在光里飘着,像没个着落的魂。
“叮铃——”手机突然响了,是微信消息提示音。
李明远心里一动,赶紧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出陈静雅的头像,后面跟着一行字:“明远!天大的好消息!豫菜文化研究会开始筹备了,凌老让我问你要不要加入筹备组!”
李明远的手猛地一抖,手机差点掉在地上。
他盯着屏幕上的字,看了一遍又一遍,确认自己没看错——“豫菜文化研究会”“筹备组”“凌老让问你要不要加入”。
他一下子从椅子上弹起来,膝盖撞到了桌腿,“咚”的一声响,疼得他龇牙咧嘴,可心里的激动却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压都压不住。
上次座谈会上,凌老说要成立研究会,他还以为要等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筹备了!
“筹备组……我能加入?”李明远对着手机喃喃自语,手指飞快地回复:“真的吗?凌老真的让我加入?”
消息发出去没两秒,陈静雅就回了个兴奋的表情包,还发了段语音,声音里满是雀跃:“真的!刚才凌老给我打电话,说筹备组缺懂实操的厨师,知道你懂豫菜老手艺,还研究过改良方案,特意让我问你!你快答应啊,咱们以后就能一起干了!”
李明远握着手机,手都在抖。
他想起上次座谈会上,凌老说的“合力”,说的“老厨师传手艺,年轻人搞创新”,现在,他真的能加入这个“合力”的队伍了!明远楼不是他一个人的店,豫菜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有研究会,有凌老,有陈静雅,他再也不是孤军奋战了!
他没等陈静雅再回复,直接点开凌老的手机号,手指因为激动,按了好几次才按对号码。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凌老沉稳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明远?”
“凌老!是我!”李明远的声音有点发颤,“陈静雅跟我说……说研究会筹备组让我加入,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凌老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上次座谈会上,你说要复原老菜谱,改良豫菜,我就记着你了。筹备组需要懂实操、懂老手艺的人,你来得正好。咱们一起把研究会搭起来,把豫菜的根挖深,把路走宽。”
“我愿意!凌老,我特别愿意!”
李明远赶紧说,生怕凌老反悔,“我家里有祖父留下的旧菜谱,里面有彭祖雉羹、牡丹燕菜的老方子,我还研究了改良方案,能帮上忙!”
“好小子,有干劲!”
凌老笑着说,“筹备组明天就开始办公,在省社科联院里的小楼,你要是没事,明天就过来。咱们先把人员分工定下来,再聊聊老菜谱复原的事,你看怎么样?”
“没问题!我明天一早就去!”
李明远连连点头,挂了电话,还觉得像在做梦。他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脸,疼,是真的!不是梦!
明远楼有救了!豫菜有救了!
他激动地在空荡的前厅里来回踱步,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刚才还觉得冷清的店,现在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刚才还扎眼的赤字账本,现在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他想起张师傅走的时候说“好好的店,别败了”,想起刘婶说“明远楼是好店,会好起来的”,现在,他终于能让他们放心了!
李明远走到父亲的卧室门口,手放在门把手上,心里既激动又忐忑。
父亲卧病半年多,很少说话,每天只是躺着,眼神空洞,可他知道,父亲心里最牵挂的,还是明远楼。现在有了研究会的消息,父亲肯定会高兴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豫菜春秋请大家收藏:(m.2yq.org)豫菜春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