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五六月份康熙调动数省八旗绿营,剿灭杨正,各省也就开始出现不少蠢蠢欲动之人。
毕竟自三藩之乱后,已经好多年没有出现数省兵力空虚的场景了。
这现在江南、闽浙、湖广等地八旗绿营都被抽调,西北又在与准噶尔对战,不趁机反,那还何时反。
所以,在天地会和护民军情报部门黑夜的鼓动下,各地都出现反清队伍。
简单一句话,就是遍地开花,烽烟四起。
那动乱程度,不敢说比大清入关乱,但也不比当年三藩之乱差多少。
起义队伍虽然没有多少实力强的,但数量可不少,平均这些省每个府都有一个。
本来为了剿灭护民军,就在各省抽调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而这部分兵力就是当地的机动兵力。
现在机动兵力没了,想想地方上该如何镇压。
所以,在康熙下旨大军回援,各地编练乡勇前,中原、江南、闽浙、湖广等地,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州县被攻破了。
而这最为严重的,属江淮之地。
然后其次就是中原、荆楚、江南三地,然后才是两广、闽浙。
而各地动乱程度不一样,自然是为了破坏鄂伦岱大军后勤,好早点结束大战。
现在大战也结束了,从中获取大量物资的护民军,也开始忙碌起来。
八月二十五,秋分,初晨时分,天气微凉。
宣化店,护民军军政衙门,会议室。
政事堂各部门、护民军各旅营主副官都已到齐。
随着杨正走进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问好。
“大帅早安!”
“诸位早安,都坐下吧!”
“谢大帅!”
随着众人落座后,杨正缓缓端起热茶抿了一口,润了润喉咙后,说道。
“诸位,我军大胜清廷南北两路十万大军,也过去快一个月了,而清廷经过这场大败后,也知道了教训,不敢再随便调动大军剿灭咱们。”
“听说康熙知道大败后,还气的吐血,休息了几天。”
“然后如何剿灭咱们这些天下各地的义军,还是那皇八子和文武官员商议出来的。”
“最后这康熙,还提前从避暑山庄离开,赶回了京城。”
“所以,看样子康熙这回气的不轻,想来应该老了不少。”
“说不准啊,撑不了几天了。”
“哈哈哈,这康熙要是走了,这大清就得乱了。”
“哈哈哈,咱们护民军有大帅领导,这天下必然有咱们一席之地。”
“大帅威武,护民军威武!”
“.........”
随着杨冬生、杨大强、高大运等武将带头呼喝,现场气氛顿时变了轻松不少。
连带着叶雨时、姚正然、张亦文等文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看着气氛活跃不少,杨正笑着敲了敲桌子让众人安静,然后道,“好了,这乐呵话也说了,咱们也该说说正事。”
“目前来看,清廷的重心会放在各地的义军身上,对于咱们护民军不会有大动作。”
“若是清剿各地义军不顺利,说不准今年应该是不会对咱们动兵了。”
“但,也不是没有可能说在年底前跟咱们打上一场。”
“但不管何时打,至少两个月内清廷组织不起大军对付咱们。”
“所以,接下来这几个月,是咱们护民军大力发展的时候。”
“各县的秋耕要抓紧时间,水利建设也要准备展开。”
“届时老百姓忙不过来,各旅各独立营内部要排好表,该训练的训练,该帮忙老百姓的帮忙老百姓。”
“这些想来也不需要本大帅多赘述了,这几个月来大家也有经验。”
“针对接下来农牧业和水利工程开展,有什么困难的,现在可以提出来。”
“大帅,属下有。”
“请说。”
“是。”
罗山县知县姚正然恭敬站了起来,“大帅,接下来秋耕结束,除了负责水利建设人员外,属下建议抽调一批人到山里砍伐树木,运到各县各乡方便百姓采买,御寒过冬。”
杨正闻言,点了点头,皱眉思索一番后,看向了众人:“诸位对于姚知县的建议,有何看法?”
话音刚落,张亦文举手道:“大帅,属下赞同姚知县。”
“在这以前,周边山林都是那些劣绅地主把控,现在咱们护民军来了,分田分地,没靠近山的老百姓则是没有山林地,这御寒的柴火也少,过冬甚是艰难。”
“而若是咱们组织人员固定地区砍柴,分散售卖,互相获利,是个好办法。”
“好,说的好,其他人怎么看?”
“属下没意见,同意姚知县和张知县。”
“属下也同意。”
“属下附议。”
“末将附议。”
“.........”
看到众人都同意,杨正微微点头,虽然心里想到了一个好东西,但还要具体规划下。
“好,这个建议采取了,秘书司记下,规划下如何安排,届时各县做好人员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请大家收藏:(m.2yq.org)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