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建章宫。
暮春的风掠过巍峨的宫阙,本该带着草木萌发的清新,此刻却沉甸甸地压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滞重与药石苦味。宫室深处,龙涎香也掩盖不住那源自生命本源即将枯竭的衰败气息。
麒麟阁内,烛火通明,却照不透弥漫在每一个角落的阴翳。龙榻之上,曾经叱咤风云、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刘彻,如今形销骨立,面色蜡黄,浑浊的双眼深陷在眼窝里,每一次艰难的呼吸都牵动着胸膛剧烈的起伏,仿佛破旧的风箱在苟延残喘。他,这位将大汉帝国推向鼎盛的雄主,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榻前,三位重臣依序跪伏,屏息凝神,空气凝滞得几乎令人窒息。他们是帝国此刻最有权势、也最受皇帝信任的股肱之臣。
最靠近榻前的是霍光。他身形挺拔,即使在跪伏时也保持着一种近乎刻板的端正。面容清癯,棱角分明,双唇习惯性地紧抿着,显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克制。他低垂着眼帘,目光沉静如水,仿佛能容纳下此刻所有的惊涛骇浪。唯有那微微绷紧的肩线,泄露了他内心承受的巨大压力。作为大司马大将军,他已隐隐是群臣之首,更是武帝晚年最为倚重的心腹。他的姐姐是已故的皇后卫子夫,兄长是名震天下的冠军侯霍去病,这层关系,既是荣耀,也是无形的重负。
紧挨着霍光的是金日磾。这位出身匈奴休屠王太子的归化之臣,身材高大魁梧,面容刚毅,虬髯微卷,带着异域风霜刻下的痕迹。此刻,他跪姿如山岳般沉稳,眼神却流露出深切的忧虑与忠诚。他因忠勇和谨慎深得武帝信任,官至车骑将军。只是细看之下,他宽阔的额头也沁着细密的汗珠,面色较平日更为苍白,偶尔几声压抑的、沉闷的低咳从胸腔深处传来,又被他强行咽下。长期的劳碌似乎也在侵蚀着这位铁汉的根基。
稍后一步的是上官桀。他体格健壮,面容圆润,须发虽已染霜,却仍透着一股武人的剽悍之气。作为左将军,他资历深厚,曾立下赫赫战功。此刻,他紧锁着眉头,眼神在武帝枯槁的面容和霍光紧绷的侧影间快速逡巡,既有对帝王垂危的悲戚,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未来权力格局变动的揣度。他的鬓角,汗水清晰地滑落,滴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他与霍光的关系非同一般——他的儿子上官安,娶的正是霍光的长女。姻亲纽带,曾是他们亲密无间的象征。
“咳…咳咳…”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打破了死寂,武帝挣扎着想要坐起,侍奉在侧的黄门苏文连忙上前搀扶,用丝帕小心地擦拭他嘴角溢出的血沫。
“陛下…”霍光低沉地唤了一声,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下意识地想上前,却又恪守着臣子的本分停住了动作。
武帝喘息稍定,浑浊的目光缓缓扫过面前三位重臣,那目光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三人将头埋得更低。
“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武帝的声音嘶哑微弱,如同砂砾摩擦,每一个字都耗尽力气,“近前…来。”
三人膝行数步,几乎要触到龙榻边缘。
武帝的目光最终定格在霍光身上,那眼神复杂难明,有托付江山的重担,有对身后事的无尽忧虑,甚至还有一丝…帝王对权臣本能的不信任与试探。他颤抖着伸出手,指向一旁侍立的奉车都尉霍光(此为武帝近臣,非大司马霍光),哑声道:“取…取…黄帛来…”
一卷明黄色的帛书被恭敬地捧到武帝面前。苏文小心翼翼地展开,将一支饱蘸朱砂的御笔递到武帝手中。
笔尖悬停在帛书上,微微颤抖。武帝的呼吸越发急促,他似乎在凝聚全身最后的气力,目光灼灼地盯着霍光:“霍光…朕…以幼子…弗陵…托付于卿…卿…可知其重?”
霍光猛地抬头,撞上武帝那仿佛能穿透灵魂的目光。他深深叩首,额头重重地磕在金砖之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陛下!臣…万死不敢负陛下所托!定当肝脑涂地,护佑幼主,匡扶社稷!”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额上瞬间红了一片。
武帝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似乎想从那沉静如水的表情下挖掘出什么。最终,他微微阖眼,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一种近乎悲凉的决断。
朱砂笔落下,在黄帛上艰难而缓慢地移动。笔划沉重,每一笔都像是用生命在刻画。遗诏的内容,三位重臣心知肚明:立年仅八岁的少子刘弗陵为太子,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三人共同辅政,总揽朝纲。
“莫令…天下…复见…吕后故事…”武帝写完最后一笔,笔锋在“桀”字上重重一顿,朱砂几乎晕染开。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从齿缝中挤出这句如同诅咒般的警言,目光如鹰隼般再次掠过霍光和上官桀,最后停留在那卷承载着帝国未来的黄帛上。吕雉专权,几乎倾覆刘氏江山,这是武帝心中最深的恐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阙惊澜请大家收藏:(m.2yq.org)汉阙惊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