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间隙,他派下山摸情况的两个机灵鬼回来了,带回来一个重要消息:山下三十里外,有个王家屯,屯里有个大户,外号“王扒皮”。这家伙为富不仁,欺压乡里,放印子钱逼得不少人家破人亡,最近更是跟附近炮楼的伪军小队长勾搭上了,仗着这层关系,越发横行霸道。
“排长,打听清楚了,王扒皮家粮仓堆得满满当当,还养着好几头大肥猪!打他,既能解咱的燃眉之急,老百姓估计还得拍手称快!”侦察的兄弟说得眼睛发亮。
杨帆仔细询问了王家的护院力量、地形以及伪军可能的反应时间,心里慢慢有了底。这确实是个理想的“软柿子”,政治正确,收益可观,风险相对可控。
趁着训练的空当,他还把原来寨子里那个识数、心细、平时不大说话的老柴头叫到跟前。老柴头以前在镇上杂货铺当过几天账房,后来被胡子绑上山,就一直留在寨子里干点杂活。
“老柴,”杨帆指着角落里那几袋越来越瘪的粮食,和一堆乱七八糟的物资,“从今天起,你来当咱们的‘后勤组长’。把这些家当都登记造册,粮食每天按人头发放,一笔一笔都记清楚。谁多领了,谁私藏了,我唯你是问。”
老柴头推了推鼻梁上那副用绳子绑着的破眼镜,有些惶恐,又有点被信任的激动:“排……排长,我,我能行吗?”
“我说你行,你就行。”杨帆拍拍他瘦削的肩膀,“咱们这个家,以后就得像你这样细心的人来当。”
老柴头不再推辞,赶紧找来半块墨锭和一个破本子,蹲在那儿就开始写写画画,神情专注得像是在处理军国大事。这就是后勤的雏形,虽然现在管的只是几袋粮食和几杆破枪,但规矩,得从一开始就立下。
夜幕降临,寨子里终于安静下来。操练了一天的汉子们,裹着破毯子蜷在四处,鼾声四起。杨帆却睡不着,就着微弱的油灯光,在地上用木棍画着王家屯的草图,推演着行动的每一个细节。
铁柱悄无声息地走过来,递给他半个烤得焦黑的土豆:“排长,吃点东西吧。我看你晚上就没怎么吃。”杨帆这才感觉到胃里饿得发疼,也没客气,接过来慢慢啃着。
“今天……辛苦你了。”铁柱在他身边坐下,闷声说道,“这帮兔崽子,以前散漫惯了,难带。”
“都不容易。”杨帆摇摇头,目光依旧盯着地上的草图,“要想活下去,要想将来真能跟小鬼子碰一碰,现在就得往死里练。练不好,上了战场就是送死。”
铁柱沉默了一会儿,看着杨帆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坚毅又疲惫的侧脸,低声道:“我懂。弟兄们……慢慢也会懂的。今天下午,我看不少人已经有点样子了。”
杨帆“嗯”了一声,没再多说。他知道,光是今天这点改变还远远不够。但第一波针对王扒皮的侦察很顺利,行动方案在他脑子里也越来越清晰。看着油灯跳动的火苗,他仿佛能感觉到,寨子里那股死气沉沉的氛围,正在被一种憋着劲、想要干一票大的的躁动所取代。
一些人看向他的眼神里,最初的怀疑和抵触少了,多了几分信服和期待。他们信的不是他杨帆这个人,而是他能带大家搞到粮食、活下去的本事。
这就够了。杨帆啃完最后一口土豆,拍了拍手上的灰。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步,总算是踉踉跄跄地迈出去了。下一步,就是要把王扒皮这个“软柿子”,稳稳地捏在手里。窗外,夜色浓重,但远处的山峦轮廓,在微弱的星光下,似乎已经清晰可见。
喜欢烽火涅盘抗日血泪请大家收藏:(m.2yq.org)烽火涅盘抗日血泪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