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拳头大小、混沌未开的小世界,成了白羽最新的心头好,其吸引力甚至超过了《洪荒周刊》和“灵植协会”。她将其命名为“元初界”,取“万物元始,初开鸿蒙”之意,虽然眼下这“鸿蒙”实在有点迷你。
每日处理完必要的编务和协会琐事,她便一头扎进轮回殿深处的“特级实验室”,围着“元初界”打转,像极了得到新玩具的孩子。
“元初界”的成长极其缓慢,且需求古怪。它不挑食,太阴星力、太阳真火(一丝丝)、五行灵气、甚至地府阴煞、读者投稿中蕴含的微弱愿力…但凡白羽能小心翼翼引导来的能量,它都照单全收,转化为扩张世界和稳定壁垒的养料。
但效率低下。喂进去十成能量,能有一成被有效利用就不错了,其余大多消散,或者反而引起小世界内部的小规模混沌潮汐,让白羽手忙脚乱地安抚。
她意识到,光靠“喂饭”不行,得帮助“元初界”建立内在的“消化系统”和“规则框架”。就像一个婴儿,光喂奶长不好,得慢慢教会他呼吸、循环、乃至思考。
可“规则”这东西,玄之又玄。她一个小编,对天地法则的理解粗浅得很,全靠平时看稿子道听途说和一知半解。怎么给一个世界订规则?
她尝试过将自己理解的“水往低处流”的意念灌输进去,结果“元初界”内部一阵乱流,差点把刚凝聚的一点水汽给崩散了。她又尝试设定“光阴流逝”,结果时间忽快忽慢,搞得她神念探查时都头晕眼花。
几次失败后,白羽明白过来,自己这套“土法创世”行不通。需要更系统、更基础、更本质的规则知识。
她将目光投向了《洪荒周刊》浩如烟海的信息库和“灵植协会”的人才网络。这不就是现成的“规则数据库”和“专家咨询团”吗?
她不再直接灌输自己那点可怜的理解,而是开始做一个“规则的搬运工”和“编译器”。
她在周刊上开辟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新栏目:“大道至简——基础法则现象探讨”。内容极其基础,甚至有些幼稚,比如:
“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论引力之存在)”
“水加热为什么会变成气?(论物态变化与能量)”
“一年为什么有四季?(论星辰运转与气候)”
她邀请读者投稿,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和解释这些常见现象背后可能蕴含的法则道理。稿酬从优。
同时,她在“灵植协会”内部,发起关于“灵气运转基本规律”、“不同属性物质相互作用原理”等技术性讨论,引导会员们从最微观、最基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些举措,在旁人看来,只是白主编为了丰富周刊内容和提升协会学术氛围的常规操作。但只有白羽自己知道,她是在为“元初界”搜集最基础、最普适的“规则碎片”!
每天,她都会仔细阅读这些投稿和讨论,将其中那些相对严谨、自洽的“规则描述”提炼出来,用自己的神念将其转化为一种极其简化、近乎本源的“规则信息流”,再小心翼翼地、一丝丝地注入“元初界”。
这个过程,她称之为“规则编辑”。
效果是显着的!
当她注入基于“引力”概念的规则碎片后,“元初界”内部混乱的能量和物质微粒,开始有了一丝向中心汇聚的趋势,虽然依旧混沌,但不再是完全的无序。
当她注入关于“能量守恒”的模糊理解后,小世界能量散逸的情况有所改善,内部能量的流转稍微有了一点“循环”的雏形。
当她将一些简单的“五行生克”道理编辑进去后,那一点点被引入的五行灵气,不再胡乱碰撞,而是开始出现微弱的相生相斥现象…
“元初界”就像一个贪婪的婴儿,吸收着这些基础的规则营养,虽然缓慢,却实实在在地成长着。它的空间壁垒更加稳固,内部虽然还是混沌一片,但那种“无序”中,开始孕育出一丝极其微弱的“秩序”感。
白羽欣喜若狂!她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她甚至萌生了一个更加疯狂的野心——她要打造一个“规则编辑器”!一个能辅助她更好理解、提炼、乃至组合基础规则,并将其高效“编译”给“元初界”的工具!
这个想法让她激动得几天没睡好(虽然灵体不需要睡觉)。她开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研究符文、阵法、推演之术,试图找到将抽象规则“具象化”、“程序化”的方法。她拉着董仙官讨论上古云纹是否蕴含规则密码,缠着灵珠子问女娲娘娘捏土造人时是不是用了什么特殊的“造化公式”…
编辑部里经常能看到白羽对着一堆鬼画符般的草纸发呆,或者突然蹦起来在纸上写写画画,状若疯魔。鬼差们都以为主编大人是因为北冥之行压力太大,精神出了点问题。
后土娘娘偶尔神念扫过,看到那小东西对着一团混沌和一堆废纸较劲,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了然。她并未指点,只是偶尔会“无意间”让白羽接触到一些轮回中关于“秩序建立”的浅层奥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后土娘娘偏宠我:我在洪荒搞八卦请大家收藏:(m.2yq.org)后土娘娘偏宠我:我在洪荒搞八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