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那封带着淡淡警告与招揽意味的密信,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白羽心中漾开几圈涟漪后,便迅速沉底,未能动摇其分毫。相反,那明确的“划清界限”,反而让她有种卸下包袱的轻松感,道心愈发通透澄澈。
她不再花费心力去揣测西方教下一步会如何动作,也不再为维持那脆弱的平衡而殚精竭虑。她将全部精力,更加专注地投入到了“元初界”的培育和自身“规则之道”的探索上。
这种纯粹的心境,似乎也影响到了“元初界”。
在观天镜的辅助下,她对基础规则的编辑越发得心应手。“元初界”内部的空间已扩张至一座宫殿大小,混沌不再是无序的翻滚,而是呈现出一种缓慢、却带有内在韵律的流转。清浊之气初步分离,上方是 lighter, 活跃的能量流(雏形中的“天”),下方是 heavier, 缓慢沉降的物质微粒(雏形中的“地”),中间则是激烈交互的混沌核心。
她编辑的“能量守恒”、“物质循环”、“简单引力”等基础规则,如同给这个世界安装了稳定的底层框架。虽然离诞生真正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还差得远,但已不再是纯粹的混乱。
这一日,她正尝试将一段关于“信息自我复制与变异”的规则碎片(灵感来自于某种能够记录并传承简单信息的晶石结构)编辑进去,希望能为未来演化出更复杂的系统打下基础。
就在规则信息流融入“元初界”混沌核心的刹那,异变发生了!
整个“元初界”猛地一震!观天镜中,原本规律流转的规则图谱骤然变得无比混乱而活跃!混沌核心处,那一点代表“元初界”本源的“奇点”之光,以前所未有的频率闪烁起来!
紧接着,在白羽震惊的注视下,一点极其微弱、却带着清晰“自我维持”和“信息交互”意味的灵光,自混沌核心中诞生,如同星火,在混乱的能量流中顽强地闪烁了一下!
虽然这缕灵光仅仅存在了不到一息,便如同泡沫般湮灭在混沌潮汐中,但它出现时那种独特的“活性”,与周围纯粹的能量和物质截然不同!
那是…生命的悸动?!最原始、最微小、连意识都谈不上的,属于“生命”范畴的规则显现?!
白羽呆立当场,心脏(魂核)狂跳!
她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的一次规则编辑,竟然触及了“生命”的奥秘门槛!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这意味着,“元初界”已经具备了孕育最原始“生命”规则的潜力!
这不仅仅是世界的成长,更是质的飞跃!
狂喜之后,是深深的敬畏。她明白,自己触碰到了一个极其伟大而危险的领域。生命的诞生,牵扯到灵魂、意识、因果等最高深的法则,远非她现在能够驾驭。
刚才那缕灵光的湮灭,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个初生的世界,还太脆弱,无法承载哪怕最微小的“生命”规则稳定存在。
但她并未气馁,反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她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一个远比单纯扩大空间、稳定能量更加宏伟和有意义的目标——引导“元初界”演化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形态!
当然,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可能需要万年、十万年,甚至更久。但她有时间,也有耐心。
她变得更加谨慎,不再急于求成。她开始系统地研究洪荒中关于生命起源的各种学说和传说( mostly 通过投稿和古籍),从女娲造人到先天生灵化形,从草木精怪到虫鱼鸟兽,试图理解生命规则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底层逻辑。
她不再胡乱编辑复杂的规则,而是回过头,更加精细地优化“元初界”已有的基础规则框架,确保这个世界足够“坚固”和“稳定”,能够为未来生命的诞生提供温床。
她甚至开始尝试编辑一些关于“保护”和“隔离”的规则,在“元初界”内划分出一些能量相对温和、规则相对稳定的“安全区”,希望能为那脆弱的生命火种提供更好的萌发环境。
她的“规则编辑器”计划,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创世”迈向“育生”。
后土娘娘感知到轮回殿深处那一次短暂却意义非凡的生命悸动,以及那小东西随之而来的、更加沉静和专注的气息,眼中终于流露出清晰的赞赏。
“造化之始,源于微末。善。”娘娘的传音直接在白羽心间响起,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
得到娘娘的肯定,白羽心中更加踏实。
就在她全身心投入到“育生”大业中时,外界的洪荒,却因为她的“消停”而产生了新的变化。
《洪荒周刊》在朔月之变后,报道风格愈发趋于理性和深度,减少了煽动性的内容,更多地关注洪荒各地的文化交流、技术发展、民生改善等“建设性”话题。“北海之声”栏目依旧保留,但基调更加平和,开始探讨一些具体的、可行的重建方案和共存模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后土娘娘偏宠我:我在洪荒搞八卦请大家收藏:(m.2yq.org)后土娘娘偏宠我:我在洪荒搞八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