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洞府中的岁月仿佛凝固了一般,单调而规律。
每月初,韦多宝会准时出现在符箓室门口,将一百张绘制完成的符基整齐地叠放在石桌上。张铁山会从里面出来,不多言语,只是拿起符基,一张张地翻看。他的手指干燥而稳定,目光在每一张符纸上停留的时间几乎完全一致。
检查完毕,他会说“可”,或是“尚可”,偶尔也会是“不错”。然后,他会递过来一个布袋,里面是十块下品灵石和一叠新的空白符纸。
这个过程,在过去的半年里,重复了六次。
韦多宝的生活被切割成一个个精确的单元。每日清晨,他会先去药园,将那些灵草照料一遍。浇水,除草,观察每一株草药的色泽与长势。他的动作不快,却极为专注,像是对待一件件精密的器物。
打理完药园,他便回到自己的石室,开始每日的功课。
绘制符基的过程,他已烂熟于心。引动丹田内那微弱的五行循环,将一丝土属性灵力牵引至指尖,在符纸上勾勒出厚重的基底。而后,依次是锐利的金,润泽的水,生长的木,最后是炽热的火。五种灵力在他指尖流转,构成一个封闭而自洽的微小循环。
一百张符基,他如今只需二十日便能完成,且成功率已经稳定在六成左右。这意味着,他每月需要消耗大约一百七十张符纸。张铁山给的份量,不多不少,正好够他练习并完成任务。
剩下的十日,他则完全沉浸在修炼之中。
他将每月的十块灵石视若珍宝。其中七块,他会毫不犹豫地用于修炼,吸收其中精纯的灵气,壮大丹田内那脆弱的五行循环。剩下的三块,则被他小心地收起,积攒下来。
半年过去,他丹田内的灵力已比初入练气期时浑厚了数倍,体内的五行循环也愈发稳固,不再像最初那般一触即溃。练气期一层的境界,被他反复捶打,夯实得无比坚固。
只是,距离练气期二层,依旧遥遥无期。
这日,韦多宝又一次完成了一百张符基的绘制。他将符基整理好,准备明日一早交给张铁山。
他拿起一张废弃的符纸,指尖在上面无意识地划过。这张符纸是因为他在引导水灵力时,一丝微不可察的迟滞,导致水汽弥漫过界,侵染了木灵力的纹路,最终循环崩溃,化为废纸。
他盯着那片被水汽浸染的区域,这半年来,他发现张铁山给的符纸并非完全一致。有些纸质更为细腻,灵力传导顺畅;有些则略显粗糙,绘制时需要多耗费一分心神。
他将一沓废弃的符纸按照纸质的不同,分成了三堆。
最细腻的那一堆,成功率最高,能达到七成。而最粗糙的那一堆,成功率则不足五成。
他拿起一张最为粗糙的符纸,闭上眼。指尖的触感在脑海中构建出纸张的微观样貌,那些交错的纤维,那些细小的空隙。再催动灵力,便能“看”到灵力在这些纤维间隙中流淌时的阻碍与涩然。
次日清晨,他照例将一百张符基交给了张铁山。
张铁山检查过后,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他抽出了三张符基,并排放在桌上。
“这三张,为何灵力轨迹比寻常的要粗上一线?”
这三张,正是用最粗糙的那种符纸绘制的。
“晚辈愚钝,只是觉得,不同质地的符纸,或许需要不同的笔法。”韦多宝垂首,平静地回答。
张铁山看了他一眼,没有再问。他将符基收起,递过这个月的月供。
韦多宝接过布袋,正要告退,张铁山的石室门并未完全闭合,他眼角的余光无意中瞥见了里面的景象。
石室正中的石台上,并非是如他所想的那般,堆满了符基,而是只放着一张符箓。那是一张淡金色的符箓,上面的符文远比他练习的五行循环繁复,纤细的纹路构成一个玄奥的图案。
而在那图案的正中央,留下了一块小小的空白。
那块空白的形状与大小,与他每日绘制的五行符基,分毫不差。
他心中一动,却未表露分毫。
“前辈若无其他吩咐,晚辈告退。”
“去吧。”
韦多宝转身离开,回到自己的石室,打开布袋,十块灵石,一沓符纸。
喜欢九阶符箓师请大家收藏:(m.2yq.org)九阶符箓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