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了。”吴伯摆摆手,走到窗边,又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中难得流露出一丝温和,“丫头,保重。”话音未落,他已如一片落叶般悄无声息地翻出窗外,融入夜色,消失不见。
沈清辞站在窗前,望着空荡荡的院落,心中五味杂陈。吴伯的到来和离去,像一场短暂的梦,却带来了至关重要的信息和沉甸甸的嘱托。外面的风波远未平息,而她,需要在这看似安宁的道观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这一夜,她几乎无眠。
第二天清晨,沈清辞早早起床,梳洗整齐。窗外鸟鸣清脆,空气清新,仿佛昨夜惊魂只是一场幻觉。她推开房门,深深吸了一口气,决定主动去见静玄道姑。
刚出院门,就遇见清风提着水桶走来。
“沈姑娘早!”清风笑着打招呼,“师叔祖正在药圃,说姑娘若醒了,可去药圃寻她。”
“多谢小道长。”沈清辞道了谢,按照清风的指引,向观后走去。
穿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是一处比陆家庄药圃更大、规划更整齐的园子,里面种满了各种药材,许多她见都没见过。静玄道姑正挽着袖子,在给一畦长着紫色小花的药草松土,动作舒缓从容。
“师太早。”沈清辞上前,恭敬行礼。
静玄道姑抬起头,看到她,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沈姑娘休息得可好?”她目光平静,仿佛昨夜之事从未发生。
“托师太的福,睡得很好。”沈清辞斟酌着词句,“昨夜……多谢师太赠药。”
静玄道姑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故人无恙便好。姑娘既来了这白云观,便是缘分。观中清静,姑娘可随意走动,若有兴趣,也可来这药圃帮忙,打发时间。”
沈清辞心中一动,连忙道:“清辞对药材药膳一向感兴趣,若能得师太指点一二,便是天大的福分!”
静玄道姑笑了笑:“指点谈不上,互相切磋罢了。这园中草药,姑娘可自行辨认,若有不明,随时来问。”她指着一旁的工具,“今日天气好,姑娘若有闲,不妨帮我把那畦薄荷浇浇水,顺便除了杂草。”
“是!清辞乐意之至!”沈清辞欣喜地应下,立刻挽起袖子,拿起水瓢和锄头,干劲十足地忙碌起来。
浇水除草的活儿并不重,沈清辞做得认真细致。静玄道姑则在另一边打理着几株珍贵的灵芝,偶尔会指点她几句关于薄荷习性、如何采摘保留药效的小窍门。气氛宁静而融洽。
忙碌了一个上午,沈清辞竟觉得心情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充实。中午在斋堂用饭时,她主动帮厨娘洗菜切菜,还根据现有的食材,建议了一道清心润肺的“百合炒芹菜”,得到了厨娘的夸赞。
下午,她继续在药圃帮忙,静玄道姑教她辨认了几味安神醒脾的药材。傍晚,她甚至借用观里的小厨房,用新认识的药材和简单的食材,试着做了一锅“茯苓山药粥”,送给静玄和几位年长的道人品尝,得到了不错的评价。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了三天。沈清辞白天在药圃学习帮忙,晚上则整理笔记,思考药膳新方。她谨记吴伯的叮嘱,潜心学习,不问多余之事。静玄道姑似乎也很满意她的勤勉和悟性,传授的知识渐渐深入。
然而,这份宁静在第四天清晨被打破。沈清辞刚走到药圃,就见静玄道姑站在一株叶片焦黄的草药前,眉头微蹙。清风在一旁着急地说:“师叔祖,这株‘七星草’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静玄道姑俯身仔细查看叶片和根部,又用手指捻起一点泥土闻了闻,脸色渐渐凝重起来:“不是病害,是土里被人掺了东西。”她抬起头,目光扫过整个药圃,眼神锐利,“看来,这观里……也并非铁板一块了。”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沉。
喜欢寒门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2yq.org)寒门小厨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