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3 年的冬月,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花飞快地掠过了关中大地,随后将整个雍地浸染在了一片肃穆苍茫之中。十月的清晨,雾还没有散去,汉武帝就已经披着玄色的绣龙大氅,乘坐着辂车缓缓地驶出了长安城。车队浩浩荡荡,旌旗遮蔽了天空,沿途的百姓纷纷伏地屏息,目送这位国家的大老板前往五畤,为国家和百姓进行祭祀。
而在长安城中,一场豪华的宴席正在武安侯府悄然展开,参加宴会的宾客中有个人叫李少君,他全身上下都萦绕着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气息,参加宴会的宾客没人知道他的年龄与出身,只知道他孤身一人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他无妻无子,却凭借 着“驱使鬼神、长生不老” 的本事声名远扬。而那些富贵人家,怀揣着对长生的渴望,纷纷赠予他金银珠宝,而他也在众人的追捧中,逐渐的过上了奢华富足的生活,这也令他愈发显得神秘莫测。就在宴会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时候,李少君的目光突然落在了一位九十多岁的老者身上,对着他开口:我曾与您的祖父一同在云梦泽打猎,那时他手里拿着一把雕花长弓,射起来那是箭无虚发,我们还在北岸的老槐树下歇息饮酒。李少君此言一出,那是满座皆惊呐。那老者颤抖着佝偻的身躯,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连着说了两个,我幼时跟随祖父玩耍,确实听过那个地方!至此宾客们都面面相觑,看向李少君的眼神中又多了几分敬畏与好奇,不知他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说出几十年前的事。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汉武帝的耳中。这时的汉武帝,正苦苦追寻着那扑朔迷离的长生之道,他渴望大汉江山永固。听闻李少君的神奇之处,就立即召见了他。得到了武帝的召见后,李少君就淡定的踏入了未央宫,面对这位掌控天下的帝王,他表现的不卑不亢,言辞间满是蛊惑人心的力量:陛下,祭祀灶神,可招来鬼神的相助,鬼神的力量,能将丹砂化为黄金,服用此金之后,可延年益寿,有可能还能见到蓬莱仙岛的仙人。昔日黄帝便是通过这种途径,在封禅之后便羽化登仙了。我曾在苍茫的大海上,有幸见到了仙人安期生,他赐给了我一枚枣子,这枣子大的像西瓜一样,吃了之后感觉身轻体健,仿若能踏云而行一样。安期生居住在蓬莱,那座仙岛神秘莫测,与人世间若即若离,如果机缘到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在人世间。汉武帝听得十分入神,眼中露出了渴望的神色。在权力的巅峰,他对长生的渴求也变得更加强烈了。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求仙之旅拉开了帷幕。之后汉武帝亲自祭祀灶神,此时的祭坛之上,香烟袅袅、礼乐齐鸣;同时,汉武帝还派遣大批的方士,乘船出海寻找那虚无缥缈的蓬莱仙岛与安期生;而宫廷之中,丹炉日夜不熄,方士们齐心协力的炼制丹砂,企图点石成金。?然而,好景不长,李少君突然一病不起,不久便离世了。但在汉武帝的心中,早已被长生的执念蒙蔽了大脑,所以他坚信李少君并非真的死了,而是羽化登仙了,继续在仙境中逍遥快活。汉武帝这个念头一出,燕、齐之地的方士们便闻风而动,纷纷涌入了长安城,怀揣着各自的 “仙术”,妄图效仿李少君,想在帝王面前谋取富贵。
亳地人谬忌给武帝上奏建议祭祀太一神,他说:在所有天神中最尊贵的就是太一神,而太一神由五帝辅佐,这足以说明他的尊贵了。于是汉武帝就在长安东南郊建立了太一神的祠庙,命百姓前来供奉。?
雁门郡马邑县有个豪强叫聂壹,他通过大行令王恢向汉武帝建议说:现在匈奴刚刚与汉朝和亲,对边境肯定没有防备,我们可以趁机去引诱他们,然后对他们进行偷袭,这是目前击败匈奴的好办法呀。汉武帝接到这个建议后,就召集群臣进行商议。王恢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我听说在战国时期,代国北面有强大的匈奴窥伺,内部还有中原各国的威胁,但代国仍然能够养老育幼、按时耕种、粮仓充实,匈奴也不敢轻易的侵犯。如今陛下威震天下、四海统一,但匈奴仍然不断的侵扰我国边境,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恐惧。我认为应该出兵攻打匈奴,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大哥。接着韩安国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我听说高祖皇帝曾经被匈奴围困在平城,七天没有食物,解围之后,高祖皇帝并没有因此而愤怒。所以圣人会以天下为重,不会因为个人的愤怒而损害天下人的利益,所以就派遣刘敬带着公主前去与匈奴和亲,至今已经有五代人受益了。所以我认为不应该攻打匈奴,继续采取和亲的方式来维护和平。王恢反驳说:不对,那个时候高祖皇帝亲自披甲执锐,征战几十年,之所以没有报复平城之围的仇恨,并不是因为力量不足,而是为了让天下休养生息。如今边境屡次告急,士兵伤亡严重,中原的运棺车络绎不绝,这是仁人志士所痛心的,所以我认为应该出兵攻打匈奴。韩安国又说:不对,我听说用兵的人应该以饱待饥、以治待乱、以逸待劳,所以能够以少胜多,攻破敌国,采用的方法常常是等待敌国自己变得疲惫。如今若是轻率出兵,大军深入敌境,恐怕难以成功啊;行军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比如粮草供应困难等,行动迟缓就会失去战机,大军行进不到1000里,我军就会缺乏粮草。《兵法》上说:遗弃敌人,就是在送给敌人胜利的机会啊,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出兵。王恢又说不对,我所说的出兵,并不是要深入敌境,而是利用匈奴单于的贪欲,引诱他到我国边境,我们则埋伏精锐的骑兵和壮士,然后占据险要的地形,做好完全的准备。我们的形势一经确定,就可以实行左右夹击、前后包抄的战术,这样匈奴单于必定会被我军擒获。汉武帝最终采纳了王恢的建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yq.org)资治通鉴新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