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4年,冬季的十一月份,我把薛泽免职了,随后我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并把他封为了平津侯,大汉朝丞相封侯的制度是从公孙弘这儿开始的。?
在那个时候,我正想着怎么为国家建立功业呢,公孙弘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向我禀报说要开设东阁,为国家招揽一些贤能的人才,然后和他们一起商议国家大事。后来每次上朝的时候,公孙弘都会提出一些对国家发展有利的建议,我也经常安排身边的文臣与他进行辩论,得到的效果还不错。后来公孙弘给我说如果有十个盗贼拉开了弓弩,那么一百个官吏都不敢上前去阻止,就请求请禁止老百姓携带弓弩,这样一来更方便朝廷的管理。听到他这么说,我就把大臣们都召集起来,让他们一起讨论这个建议的可行性。这时侍中吾丘寿王就开始提出了反驳意见:我听说古代制作五种兵器,并不是为了互相伤害,而是为了禁止暴行、讨伐邪恶的事情,秦朝统一天下后,销毁了天下的兵器,把他们熔铸成了金人,但后来百姓们使用农具、木棒互相攻击,犯法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盗贼成群结队,朝廷也无法阻止,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所以说圣明的君王会更加的注重教化,从而减少一些国家禁止的法令,因为他们知道并不能完全的依赖颁布的禁令。礼制上说:男子在出生时,他的父母会赠送给他桑木弓和蓬草箭来象征他未来的职责,这就是明确的表示男子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大射之礼(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五礼(吉、凶、军、宾、嘉)中的嘉礼,盛行于周代),这是从天子到庶人都要遵守的礼仪。我听说圣明的君王会通过射箭来宣扬国家的教化,从未听说过禁止弓箭会让百姓得到教化的。再说了,禁止弓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盗贼用它来干一些攻击抢夺的事,但根据法令规定,如果干一些攻击抢夺的事,那就已经是死罪了。即便如此,仍然有人铤而走险的去做这种事,因为大奸大恶之人是不害怕严重的刑罚的。我担心坏人仍然会携带弓箭,而官吏也无法有效的制止,良民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就会触犯禁令,这反而是助长了盗贼的威风,同时也剥夺了百姓的自救手段,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妥的。于是我就将吾丘寿王的意见交给了公孙弘,而公孙弘最终也屈服了,承认自己的建议有些不妥,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我知道公孙弘这个人性格多疑,他是外表宽厚、内心深沉,只要是曾经与他有过节的人,不管关系的远近,他都会表现的和他们十分友好,但最终都会实行报复。而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他就认为公孙弘喜欢干一些阿谀奉承的事,公孙弘因此就很嫉恨他。胶西王刘端的行为骄横放纵,多次触犯了国家的法律,他还杀害了许多二千石级别的官员,公孙弘就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便推荐董仲舒去担任胶西国相,董仲舒也害怕会给自己招来祸患,就说自己有病不能干活了,就辞职不干了。而直男汲黯也经常批评那些儒生,当面顶撞公孙弘,公孙弘就想找个借口杀了他,他就对我说:陛下,如今右内史管辖的地区有许多的贵族和宗室,他们实在是难以管理,如果不是国家的重臣恐怕不能胜任这个职位呀,请调汲黯为右内史。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可能是我太重视这些儒生了吧。?
这年的春季,国家发生了大旱天气,导致老百姓的粮食收成不好。?屋漏偏逢连夜雨,匈奴的右贤王又不断的侵扰朔方郡,导致那边的百姓都无法安心的耕种了,于是我就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我还任命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让他们都归卫青指挥,一同从朔方出击,我还任命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让他们带兵从右北平出发,这次总共出动大军十余万人去攻打匈奴,我得让他们涨涨记性,我得让他们知道如今攻守异形了。而匈奴的右贤王认为汉军和他的距离十分遥远,短时间内无法到达,就毫不防备的去喝酒了,还喝了个大醉,真是不知死活。而卫青等人已经率军出塞六七百里,夜间突袭,迅速的就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之下都来不及反抗,赶忙带着数百名壮士突围向北逃去。这一战我军俘获了右贤王的裨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数十万头,随后率军返回,真是出了一口恶气。?随后我就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军中的各位将领都归他指挥。到了夏季四月,我又加封卫青八千七百户的食邑,并把他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都封为了列侯。但是卫青却坚决推辞说:承蒙陛下的厚爱,我才能在军中效力,随后依赖陛下的盖世神威,这才取得了胜利,这都是各位校尉奋力作战的功劳,如今陛下已经加封了我,但我的儿子们还在襁褓中,没有半点的功劳,陛下却封他们为侯,这不是我在军中效力时鼓励将士们奋力作战的本意。我语气平淡的说:我并没有忘记各位校尉的功劳啊。于是就下令封护军都尉公孙敖为合骑侯、都尉韩说为龙頟侯、公孙贺为南窌侯、李蔡为乐安侯、校尉李朔为涉轵侯、赵不虞为随成侯、公孙戎奴为从平侯,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都给他们赐爵关内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yq.org)资治通鉴新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