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4年,春季二月,朝廷下诏减免百姓口赋钱的十分之三。?
到了夏季四月,汉昭帝在未央宫悄然辞世,因为他年纪尚小,所以没有留下子嗣。霍光就和大臣们商议立谁为帝最合适,大臣们都推荐立广陵王,他们这么说估计是因为那时汉武帝的儿子只剩下广陵王一个了吧。但是广陵王这个人品行不端正,又加上汉武帝在的时候也不喜欢他,所以霍光心里就感到很不安。就在这时,有一位郎官说:想当年,周太王废掉长子太伯而立幼子王季,周文王舍弃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武王,他们都使得国家繁荣昌盛,所以我觉得人只要合适,即使是废长立幼也是可以的,但是广陵王并不适合继承皇位。郎官的这番话可以说是说到了霍光的心里。霍光就把郎官的话告诉了丞相杨敞等人,并把这位郎官提拔为了九江太守。当天,霍光就以皇后的名义下诏,派了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中郎将利汉等人前往迎接昌邑王刘贺,并安排了七辆驿车迎接他前往长安的官邸。除此之外,霍光还建议任命右将军张安世为车骑将军。?
刘贺是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他在自己封国中的行为比较放纵,做事也没有法度。汉武帝去世时,他也不服丧,而是和往常一样游玩打猎。他曾经在方与县游玩,不到半天的时间就骑马奔跑了二百里。中尉琅邪人王吉就上书劝谏说:大王不喜欢读书写字,却喜欢游玩赏花,骑着马奔跑的时候,嘴里还不停地吆喝,手中的马鞭也不停地挥动,身体劳累于车马之上,早晨冒着雾气和露水出行,白天出行被尘土覆盖,夏天出行被太阳暴晒,冬天出行被寒风侵袭,如果继续做这种伤害身体的事,恐怕不利于身体健康呀,更别说培养仁心得事了。若是待在大房子里,坐着柔软的席子,还有贤明的老师在上课,讨论讨论唐尧、虞舜的盛世以及殷商、周朝的兴盛,在考察考察仁圣的风气,学习治国之道,发愤忘食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德行,这样的快乐是骑马比不了的呀!休息的时候就锻炼身体,多走动可以增强下肢的韧性,多呼吸新鲜空气可以调养内脏,积累精气可以放松精神,这样的养生方法,怎么能不长寿呢!大王要是能把心思用在这上面,那么心中就会有尧、舜的志向,身体就会有乔、松的寿命,美名也会广为流传,皇上也会知道,到时福禄自然就会来了,国家社稷也会安定了。当今皇上仁孝圣明,到今天还在思念先帝,对于修建宫馆、园林以及狩猎之事更是一件没做过,大王应当日夜思念这些以继承圣意。而在所有诸侯之中,大王与皇帝是最亲近的,在亲属关系上,大王就如同皇帝的儿子,在地位上,大王是皇帝的臣子,一身兼有双重责任。如果施恩行义有一点不合适,要是被皇上知道了,那就不是国家的福气了。听完他说的话,刘贺就下令说:本王的行为难免有懈怠之处,索幸有中尉在,多次指点我改正过错,所以我决定赐给中尉五百斤牛肉、五石酒、五束干肉。然而刘贺还是死性不改。?
郎中令山阳人龚遂,为人忠厚刚毅,有节操,对内直言劝谏刘贺,对外责备傅相,他时常引经据典,为刘贺陈述祸福,有时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言辞那是十分的恳切,一点也不掩饰,并且会当面指出刘贺的过错。把刘贺整的就捂住耳朵逃跑了,边跑边说:郎中令的话真是让人无地自容呀!有段时间刘贺一直与奴仆、厨子游戏饮食,给他们的赏赐也没限度。看到这情况,龚遂就去见刘贺,一边哭还一边跪着前行,把那些侍从都给整哭了。看到他这样子,刘贺就问:郎中令为什么哭啊?龚遂就哭着说:臣担心社稷的危亡啊!请大王给我点私人空间,让我详细的说一说吧!刘贺就让身边人都退下了。龚遂就哭着说:大王知道胶西王为什么会灭亡吗?不学无术的刘贺只能说不知道。龚遂接着说:那是因为胶西王有个擅长拍马屁的臣子侯得,胶西王的所作所为像桀、纣一样暴虐无道,侯得却说他像尧、舜一样圣名。胶西王很喜欢他的这种精神,就经常和他睡在一起,对他是言听计从,最终走向了灭亡。如今大王亲近小人,逐渐的养成了一些坏习惯,这关乎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大王不可不慎重啊!臣请求选拔那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郎官与大王一起起居,坐着就诵读《诗》、《书》,站起来就练习礼仪,这样做才对大王有好处呀。刘贺看他这么为自己着想,就同意了。龚遂呢,就选了张安等十人前去侍奉刘贺。结果就坚持了几天,刘贺就把张安等人全部赶走了。?
刘贺曾经看到一只大白狗,这大白狗的脖子以下像人,头上戴着方山冠却没有尾巴,他感到很奇怪,就问龚遂这是什么意思。龚遂趁机说到:这是上天对大王的警示呀,说明您身边有很多戴着帽子的狗,国家存亡的关键就在能否赶走他们了。后来刘贺又听到有人喊熊!他定睛一看,果然有一只大熊在张牙舞爪的看着他,但是他身边的人都没看见,他就问龚遂这又是什么意思。龚遂说:熊本该生活在山野中,如今却来到宫室,还只有大王看得见,这是上天在警示大王,宫室将要变空虚了,这是危亡的征兆啊。听完他说的话,刘贺就仰天叹息说:苍天呀!为什么总是出现这种不祥得征兆呀!龚遂赶忙叩头说:臣不敢有半点得隐瞒,曾经多次提到危亡的征兆,却惹得大王不高兴。国家的存亡,怎么会存在于臣的言辞当中呢!请大王好好反省反省吧。大王诵读《诗》三百零五篇,就应知道处世得方法都在其中。请问大王的行为,符合《诗》中的哪一篇呢?再说了,大王身为诸侯王,做的事比平民还低俗,在这样得时代中,生存是很艰难得,灭亡却很容易,大王应当好好反省一下了!后来刘贺的坐席上又沾满了污血,刘贺就问龚遂这又是什么意思。龚遂大声喊道:如今不祥的征兆屡次出现,看样子宫室很快就会变得空虚了。血是阴忧的象征,大王应当敬畏谨慎,时刻进行自我反省!但刘贺还是死性不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yq.org)资治通鉴新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