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年的春季,正月初一,汉哀帝下诏,命令将军和中二千石级别的官员各自推荐一位精通兵法的人。同时,又任命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骠骑将军。?
就在这份诏书下发的当天,天象就发生了日食。紧接着哀帝又下发了一份诏书,要求公卿大夫们尽情陈述朝廷的过失;并命令各地官员为朝廷推荐贤良方正和敢于直言进谏的人各一名。这份诏书下发的同时,又宣布大赦天下。?
这时丞相王嘉上奏说:“孝元皇帝继承祖宗大业,待人温和恭谨,行为更是清心寡欲,以至于国库中积攒了四十亿钱。他曾到上林苑游玩,后宫冯贵人随行,在游玩的时候突然有猛兽从路旁冲出,冯贵人挺身而出挡住猛兽,元帝非常赞赏她的这种无畏精神,就赐给了她五万钱。元帝对于后宫中有功的人,都会给予赏赐,但是要求她们不要公开谢恩,这样就是为了展示自己处事公平,没有偏袒的私心,而且极为重视民心,所以对宫人的赏赐也是较为节制。当时的外戚中很少有人的财产能达到千万,因此少府和水衡的国库都很充足。随后又经历了初元、永光年间的灾荒和西羌的叛乱,这时的朝廷既要对外用兵,又要救济贫民,但始终没有陷入财政危机当中,正是因为国库里的财产充足。到了孝成皇帝时,有谏臣多次指出皇帝外出游猎的危害,以及后宫专宠、沉溺酒色等问题,他们的言辞恳切,但是成帝始终没有因此而发怒。而对于宠臣淳于长、张放、史育等人,史育多次被贬,导致他的家产还不足千万,张放被逐回封国,淳于长在狱中被处死,成帝最终没有因为私情而损害公义,因此尽管朝廷内部有一些批评的声音出现,但是国家依然安定,皇位这才得以顺利传到陛下这儿。臣听闻陛下在封国时,就非常喜好读《诗经》《尚书》这类书籍,而且又崇尚节俭,等到被先帝征召入京时,沿途的百姓都称赞您的德行。更让人称赞的是您即位之初,就开始更换帷帐,去除那些华丽的装饰,车马只用那些普通的席子和丝绸来装饰。而共皇的寝庙本应该重新修建,但是您因为国库财产不足,又以国家大义为重,所以就暂时停止了修建,直到现在才开始动工。然而,驸马都尉董贤却在上林苑中修建官邸,您又为他建造豪华的府第,让他家的大门朝着皇宫的方向打开,您还把皇家专用的水引到他家的花园池塘里。您还专门派人去监督他家盖房子,对工人又是赏钱又是赐物的,给董贤盖房子的阵仗比修皇家宗庙还大。董贤的母亲生病,您就安排长安负责御膳的官员给她准备祭神用品,就连路上经过的普通老百姓都能白吃白喝。您下令为董贤制作的器物,完成后都要先上奏给陛下才能使用,您看到有些精美的器物,还要特别赏赐工匠。即使是贡献给宗庙和三宫的器物,也没有如此奢华啊。要是董贤家中有宾客或者婚嫁之事,各官府的官员都要前去参与,那时赏赐给奴仆、奴婢的钱财每人就多达十万钱。使者们为董贤采购物品,都会引发市场的震动,一时间搞得道路两旁喧哗不止,朝中大臣们因此感到惶恐不安。如今陛下下诏停止修建苑囿,却将这两千多顷土地全都赐给了董贤,这直接导致均田制受到了破坏。董贤行事奢侈僭越,多次扰乱阴阳,导致灾异频繁发生,老百姓对此更是议论纷纷,一时间人心惶惶,惊恐不安,就连上天似乎也被这些乱象所迷惑,即使降下异常灾害,也无法让这种乱象停下来。陛下向来仁智谨慎,如今却因此受到上天的讥讽。孔子说:‘如果在国家危难时不扶持,国家倾覆时不挽救,那还要宰相做什么呢?’臣王嘉有幸担任本朝丞相,现在更是内心悲伤,无法尽忠进谏;要是臣的死对国家的兴盛有好处,那臣就是死不足惜。臣恳请陛下谨慎行事,要时刻明察众人的疑虑!过去宠臣邓通、韩嫣,行事骄奢无度,沉溺于放纵享乐,最终因小人无法克制情欲而背负罪责,开始祸国殃民,最后也没有得到善终,正所谓‘爱他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就等于在害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呀。臣建议陛下应该深刻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对董贤的宠爱要有所节制,以此来保全他的性命。但是汉哀帝没听,反而对王嘉逐渐有了不满情绪。?
前凉州刺史杜邺以贤良方正的身份对策说:“臣听说阳尊阴卑是天道。因此,男子即使地位低下,也是家中的阳;女子即使地位高贵,也是国家的阴。所以礼制当中明确了‘三从’的道理,即使有文母那样高尚的德行,也必须依附于儿子。过去郑伯为了顺从姜氏的欲望,最终引发了叔段篡国的祸患;周襄王因为惠后的逼迫,差点遭遇了流亡郑国的危险。等汉朝建立后,吕太后专权独断,差点导致国家倾覆。如今臣看到陛下节俭修身,希望与天下人共同开创新局面,然而祥瑞之事没有出现,却发生了日食、地震这些自然灾害。根据《春秋》中的灾异记载,这种天象的变化就是上天对君王的警示。日食表明阳被阴所压制。坤象征地,代表土和母亲,就应该以安静为德;地震则是阴气过盛的表现。如今占卜的结果已经非常明确了,但是臣却不敢不直言!过去曾子问孔子关于顺从命令的道理,孔子说:‘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他对闵子骞遵守礼仪但又不毫无原则地听从父母的做法表示欣赏。闵子骞的行为是符合人情事理的,所以没有任何可以被人批评指责的地方。如今朝中的外戚兄弟,不管他们是贤能还是愚蠢,都能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位,他们有的掌管兵权,有的统领军队,真的是集恩宠于一家啊,他们的这种权势积累,是世所罕见的。甚至在任命大司马、将军时,还发生了日食。这并非是偶然事件,而是表明陛下谦逊却没有独自决定事情的能力,只是一味地顺从外戚的意见,对他们当中有罪的不进行惩罚,而那些没有功劳的却得到了官爵,这种邪恶的风气逐渐积累起来,所有发生的过错正是由此而来。臣希望陛下能够明察秋毫,以发扬朝廷的正直风气。过去诗人所讽刺的,《春秋》所批评的,正是这种现象。要是以后世的眼光看前朝,人们会对此感到非常的愤慨。但若是身处其中时,却往往不自知。愿陛下能够和朝中贤能的大臣精诚合作,思考如何继承先帝的初心,又该如何借鉴古代的经验,以平息频繁发生的民怨,这样的话百姓就没有一个不欢欣鼓舞的,上天自然也会收回灾异,祥瑞福禄自然就会降临世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yq.org)资治通鉴新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