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昭等人听了这个建议,就发兵去救援武威,收服了三种胡人,还和毋丘兴合兵进攻张掖的张进。麹演听说后,就带了三千步兵骑兵过来,假意说要帮忙打仗,其实是想偷袭。苏则是将计就计,引诱并斩杀了麹演,把他的头砍下来示众,叛军的同伙见状都四散逃跑了。苏则接着联合各路兵马围攻张掖,杀了张进。黄华害怕了,便请求投降,河西的叛乱就这样平定了。
起初,敦煌太守马艾在任上去世,郡里人推举功曹张恭代理长史职务。
张恭派儿子张就去朝廷请求派新太守,正好赶上黄华、张进的叛乱,叛军想拉拢敦煌,就把张就给扣了下来,用死威胁他。张就宁死不屈,还暗中给父亲写信说:
“父亲应该坚守敦煌,以彰显忠义,怎么能因为我被胁迫就动摇呢?朝廷大军很快就到,您只要带兵牵制叛军就行。希望您不要因为父子私情,让我死了都有遗憾!”
张恭立刻出兵进攻酒泉,另外派了两百名铁骑和官员沿着酒泉北部边境往东走,去迎接新任太守尹奉。黄华本来想救援张进,可因为西边有张恭的军队牵制,怕被前后夹击,所以只能投降了。张就最后平安回来,尹奉也顺利到任。朝廷下诏书赐给张恭关内侯的爵位。
六月庚午日,魏王曹丕率领军队南巡。
秋季七月,孙权派使者向魏国进贡。
蜀汉将领孟达驻守上庸,和副军中郎将刘封关系不好。
刘封欺负孟达,孟达就率领部下四千多家投降了魏国。孟达仪表出众,有才华,曹丕很是器重他,甚至和他同乘一辆车,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曹丕把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并成新城郡,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负责西南的防务。
行军长史刘晔劝道:“孟达是个投机取巧的人,又自认为有谋略,肯定不会真心感恩效忠。新城和孙权、刘备的地盘接壤,要是他有二心,恐怕会成为国家的祸患。”但是曹丕不听这个建议,派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和孟达一起袭击刘封。上庸太守申耽背叛刘封投降了魏国,刘封打了败仗,狼狈的逃回了成都。
当初,刘封本是罗侯寇氏的儿子,刘备刚到荆州时因为没有儿子,就收他做了养子。
诸葛亮觉得刘封性格刚猛,担心刘备去世后没人能管住他,就劝刘备借这个机会除掉他。刘备于是赐刘封自尽。
此时,武都氐族首领杨仆率领部下归附魏国。甲午日,魏王曹丕在谯县城东大宴六军将士和当地父老,安排了歌舞杂戏,官吏百姓纷纷祝寿,一直到日落才散。
史学家孙盛评论说: “古代守丧三年的礼仪,上到天子、下到黎民百姓都要遵守。就算是夏、商、周三代的末期、战国那样的乱世,也没人敢在丧期里废除礼仪、奏乐作乐。汉文帝改革制度,废掉了这项古礼,导致道德衰败、风气变坏。魏王曹丕沿袭汉朝的制度,抛弃大礼,在丧期设宴享乐,又在刚即位时就败坏王道教化。后来他接受禅让时,还公开收纳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做妃子,可见他德行配不上地位,国家命运肯定不会长久。”
这时,曹丕任命丞相祭酒贾逵为豫州刺史。当时天下刚刚安定,很多刺史管不住郡县。贾逵直言道: “刺史本应依据‘六条诏书’监察二千石以下的官员,所以选拔标准得是严厉刚正、有督察才能的人,而不是宽厚仁德的。现在地方官玩弄法令,导致盗贼横行,如果州官不纠察,天下怎么端正风气?”于是,他把二千石以下违法失职的官员全都弹劾罢免了。对外整顿军队,对内治理民生,兴修水利、开凿运河,官民都称赞他。曹丕夸赞道:“贾逵才是真正的刺史!”还下诏让全国都以豫州为榜样,并赐给贾逵关内侯的爵位。
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上奏说:“魏国应该取代汉朝,这在图谶纬书里有明确记载,相关的例子太多了。”大臣们于是联名上奏,劝魏王曹丕顺应上天和百姓的期望称帝,但是魏王没有答应。冬季十月乙卯日,汉献帝祭祀汉高祖刘邦的宗庙,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拿着符节献上皇帝的玉玺和绶带,下诏书把帝位禅让给魏国。魏王先后三次上书推辞,之后在繁阳修筑祭坛。辛未日,魏王登上祭坛接受玉玺绶带,正式即皇帝位,烧柴祭祀天地、山河,更改年号,大赦天下。
十一月癸酉日,魏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允许他沿用汉朝的历法,使用天子的礼仪音乐;封山阳公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追尊魏太王曹嵩为太皇帝;追尊魏武王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尊奉王太后为皇太后。并把汉朝的诸侯王改封为崇德侯,列侯改封为关中侯。大臣们分别得到封爵、升官,各有等级差别。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山阳公献上两个女儿给魏帝做妃嫔。
魏帝想改用新的历法,侍中辛毘说:“魏朝继承舜、禹的传统,顺应天命民心;至于商汤、周武王,是通过征战平定天下,才更改历法的。孔子说‘实行夏朝的历法’,《左氏传》也说‘夏朝的历法最符合天道’,何必一定要和前朝相反呢!”魏帝觉得他说得对,就按他说的办了。当时大臣们都称颂魏朝的功德,大多贬低前朝;只有散骑常侍卫臻阐明禅让的大义,称颂汉朝的美德。魏帝多次看着卫臻说:“这种大义的珍宝,应该和山阳公共同享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yq.org)资治通鉴新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