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晋武帝下诏书让王濬攻下建平后,就接受杜预的调度;到了建业,就接受王浑的调度。杜预到江陵后,对众将领说:“如果王濬攻下建平,就会顺着长江长驱直入,此时他的威名已经显露,不宜让他接受我的调度;如果他不能攻克建平,那我也没必要对他施行调度了。”王濬到西陵后,杜预给王濬写信说:“您已经摧毁了吴军西部的屏障,就应当径直攻取建业,讨伐历代以来的逃寇,把吴人从苦难中解救出来,整顿军队后返回都城,这也是空前的大事业啊!”王濬看完后非常高兴,就上表呈送了杜预的信。
等到张悌战败身亡,扬州别驾何恽对周浚说:“张悌率领的吴国全部精兵在这里被歼灭,吴国朝野上下没有不震动害怕的。如今王濬已经攻破武昌,乘胜东下,所到之处都能攻克,吴国土崩瓦解的形势已经显现。我认为应该赶紧领兵渡江,直逼建业,大军突然到来,打掉他们的士气,不用作战就能擒获敌人!”周浚认为这个计谋很好,便让他告诉王浑。何恽说:“王浑不懂得把握时机,而且想保全自己避免过错,一定不会听从我们的意见。”周浚坚持让他去说,王浑果然说:“我接受诏令只让在江北驻扎来抵抗吴军,不让轻率进军。你们州虽然武力强盛,难道能独自平定江东吗!现在违背命令,取胜了也没什么值得称赞的,要是不能取胜,罪过就严重了。况且诏令说王龙骧要受我调度,只该准备好你们的船只,同时渡江罢了。”何恽说:“王龙骧攻克了万里之外的敌寇,凭借已成的功业来接受调度,从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况且您是上将,看到可行的事就进军,哪能事事都等待诏令呢!现在趁此机会渡江,必定能十全胜克,有什么可怀疑顾虑而停留不进呢!这是我们州上下都感到遗憾的事。”可惜王浑不听。
王濬从武昌顺流直接奔向建业,吴主派遣游击将军张象率领一万水军前去抵御,张象的部众看到晋军旗帜就投降了。王濬的军队布满长江,旌旗照亮天空,威势非常盛大,吴人对此十分恐惧。吴主的宠臣岑昏,因为阴险狡诈、阿谀奉承,得以位列九卿,他喜欢征发劳役,所以被众人痛恨。等到晋军快要到来时,殿中亲近的几百人向吴主叩头请求说:“北方的军队一天天逼近,而我们的士兵却不拿起武器抵抗,陛下打算怎么办?”吴主说:“为什么会这样?”众人回答说:“就是因为岑昏啊。”吴主只说:“如果是这样,就拿这个奴才向百姓谢罪!”众人于是说:“是!”就一起上前捉拿岑昏。吴主派人不断追赶制止,可岑昏已经被杀死了。
陶浚将要讨伐郭马,到武昌后,听说晋军大举入侵,就领兵东返。到建业后,吴主召见他,询问水军的情况,陶浚回答说:“蜀地的战船都很小,现在我要是能得到两万士兵,乘坐大船作战,自然足以打败他们。”于是吴主召集部众,授予陶浚符节斧钺。第二天就要出发,可当天夜里,部众全都逃散了。
当时王浑、王濬以及琅邪王司马伷都已逼近建业附近,吴国司徒何植、建威将军孙晏都送上印信符节向王浑投降。吴主采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人的计策,分别派遣使者向王浑、王濬、司马伷献上书信请求投降。又给群臣写信,深深自责,并且说:“如今大晋平定四海,这是有才能的人施展抱负的时候,你们不要因为改朝换代,就消磨自己的志向。”使者先把玉玺绶带送给了琅邪王司马伷。
壬寅日,王濬的水军经过三山,王浑派信使邀请王濬暂时过来商议事情;王濬扬帆径直奔向建业,回复说:“风势有利,不能停泊。”当天,王濬的八万士兵,战船连绵百里,击鼓呐喊着进入石头城,吴主孙皓反绑双手、用车载着棺材,到军营门前投降。王濬上前解开他的绳索,一把火烧掉棺材,还邀请他见面。随后又收纳了吴国的地图户籍,攻占了四个州、四十三个郡、五十二万三千户,二十三万士兵。
朝廷听说吴国已经平定,群臣都向晋武帝祝贺祝寿。晋武帝拿着酒杯流泪说:“这是羊太傅(羊祜)的功劳啊。”骠骑将军孙秀没有祝贺,而是面向南方流泪说:“从前讨逆将军(孙策)在二十岁时以一个校尉的身份创立基业,如今后主却把江南之地都抛弃了,宗庙皇陵,在这里变成废墟。悠悠苍天啊,这是谁造成的啊!”
在吴国还没被攻下时,大臣们都认为不能轻率进军,只有张华坚持认为一定能攻克。贾充上表说:“吴地不能全部平定,现在正是夏天,长江、淮河一带地势低洼潮湿,一定会发生瘟疫,应该召回各路军队,以后再作打算。即使腰斩张华也不足以向天下人谢罪。”晋武帝说:“这是我的意思,张华只是和我意见相同罢了。”荀勖又上奏,认为应该按贾充的表章办,晋武帝没有听从。杜预听说贾充上奏请求撤兵,便急忙上表据理力争,使者到达轘辕关时,吴国已经投降了。贾充对此是又惭愧又害怕,赶忙到皇宫请罪,晋武帝安抚了他,没有追究他的过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yq.org)资治通鉴新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