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纪六
公元301年
春季,正月,朝廷任命散骑常侍、安定人张轨为凉州刺史。张轨因为当时天下正处于多灾多难的时期,暗中怀有占据河西地区的志向,所以主动请求担任凉州刺史。当时凉州境内盗贼横行,鲜卑人也不断入侵作乱。张轨到任后,任用宋配、汜瑗作为主要谋士,把盗贼和鲜卑入侵者全部讨伐击败,在西部边疆树立起了威严。
相国司马伦和孙秀让牙门赵奉假传宣帝司马懿的神谕说:“司马伦应当早日进入西宫(即登基称帝)。”散骑常侍、义阳王司马威,是司马望的孙子,向来巴结奉承司马伦,司马伦便让他兼任侍中,并派他逼迫惠帝交出皇帝的玉玺绶带,起草禅让的诏书,又派尚书令满奋手持符节、捧着玉玺绶带,将皇位禅让给司马伦。左卫将军王舆、前军将军司马雅等人率领武士进入宫殿,告知三部司马,向他们明示顺从者有赏、违抗者受罚的话,最终没有人敢违抗。张林等人则率军驻守各个宫门。乙丑日,司马伦安排好皇帝的仪仗进入皇宫,登上皇帝之位,同时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始。惠帝从华林园西门出宫,居住在金墉城,司马伦派张衡率军看守他。
丙寅日,司马伦尊奉惠帝为太上皇,将金墉城改名为永昌宫,并把皇太孙废黜为濮阳王。立自己的世子司马荂为皇太子,封儿子司马馥为京兆王,司马虔为广平王,司马诩为霸城王,他们都担任侍中并统领军队。任命梁王司马肜为宰衡,何劭为太宰,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义阳王司马威为中书令,张林为卫将军,其余的党羽都担任了卿、将等官职,越级提拔的人数不胜数;甚至低到奴仆士卒,也被加授爵位。每次朝会时,头戴貂蝉冠的官员挤满了座位,当时的人为此编了句谚语:“貂尾不够,就用狗尾巴来接续。”这一年,全国各地荐举的贤良、秀才、孝廉都不经过考试就任用,各郡国的计吏以及十六岁以上的太学生都被任命为官吏;在大赦当天在职的太守、县令都被封为侯爵;各郡的主簿等高级佐吏都被定为孝廉,各县的主簿等高级佐吏都被定为廉吏。国库的储备不足以供给赏赐,应当被封侯的人太多,铸造的印玺都供应不上,有的就用白板写上名字来代替封爵的印信。
当初,平南将军孙旗的儿子孙弼,侄子孙髦、孙辅、孙琰都依附孙秀,与他合为一族,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做到了显赫的官位。等到司马伦称帝后,这四个人都担任了将军,被封为郡侯,孙旗也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开府。孙旗认为孙弼等人接受司马伦的官爵太过优厚,必定会给家族带来灾祸,便派小儿子去责备他们,但孙弼等人不听从。孙旗无法管束他们,只能痛哭来发泄自己的无奈。
癸酉日,司马伦杀害了濮阳哀王司马臧。此时,孙秀独揽朝政,司马伦颁布的诏令,孙秀总是随意更改或废除,自己写在青纸上作为诏书,有时早上颁布的命令晚上就更改了,官员的变动就像流水一样频繁。张林向来与孙秀不和,而且怨恨自己没有得到开府的职位,便暗中给太子司马荂写信,说:“孙秀专权,不得人心,而且那些功臣都是小人,扰乱朝廷秩序,可以把他们全部诛杀。”司马荂把信呈给司马伦,司马伦又拿给孙秀看。孙秀劝司马伦逮捕张林,将他杀死,并诛灭了他的三族。孙秀因为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各自拥有强大的军队,且占据着一方之地,对他们心怀厌恶。于是把自己的亲信党羽都安插为这三王的属官,并加封司马冏为镇东大将军,司马颖为征北大将军,都给予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想用宠信的方式来安抚他们。
李庠勇猛且深得人心,赵廞逐渐开始就忌恨他了,但没有说出来。长史、蜀郡人杜淑、张粲劝赵廞说:“将军刚刚起兵,就急忙派李庠率领强兵在外,他不是我们同族的人,心思必定不同。这是把武器倒过来交给别人,应当早点想办法对付他。”恰逢李庠劝赵廞称帝,杜淑、张粲便趁机向赵廞报告,说李庠大逆不道,于是赵廞把李庠召来斩杀了,连同他的十几个子侄也一起被杀。当时李特、李流都在外面率领军队,赵廞派人安抚他们说:“李庠说的话不合适,罪该处死。但兄弟之间的罪过互不牵连。”又任命李特、李流为督将。然而李特、李流怨恨赵廞,率军回到了绵竹。
赵廞的牙门将、涪陵人许弇请求担任巴东监军,杜淑、张粲对此坚决不同意,惹得许弇发怒,就在赵廞的府门前亲手杀死了杜淑、张粲,杜淑、张粲的手下又杀死了许弇。这三个人都是赵廞的心腹,赵廞的势力从此便衰落了。
赵廞派遣长史犍为人费远、蜀郡太守李苾、督护常俊率领一万多人封锁北道,驻扎在绵竹的石亭。李特秘密聚集了七千多士兵,趁夜袭击费远等人的军队,焚烧他们的营寨,导致敌军死了十分之八九,李特于是进军攻打成都。费远、李苾以及军祭酒张微,趁夜砍断城门门闩逃走,文武官员全都逃散。赵廞独自和妻子儿女乘小船逃跑,到了广都,被随从杀死。随后,李特进入成都,放纵士兵大肆抢掠,并派遣使者前往洛阳,陈述赵廞的罪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yq.org)资治通鉴新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