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
李治就难免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悲哀与唏嘘。
身为李世民的儿子。
他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父皇的人之一。
他很清楚的知道,
这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大帝王,这辈子最不希望看到,也最恐惧的东西是什么。
——那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再一次上演。
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父皇当年亲手埋葬了手足之情。
囚父、弑兄、逼弟、欺嫂……
这些沉重的罪名,如同跗骨之蛆,纠缠了他的一生,成为了他辉煌功业上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
也是他内心深处最不愿被触碰的伤疤。
他登基之后,
便对自己的儿子们严加看管,极力避免他们重蹈自己的覆辙。
可命运,
似乎总喜欢开这种残酷的玩笑。
绕了一圈,
父皇终究还是没能逃过这个宿命般的轮回。
如今,怕是还要在史书上,再添上一笔“杀子”的罪名!
囚父、弑兄、杀子……
这份罪业,
怕是再也洗不清了。
无论他李世民未来还有多么经天纬地的功绩,后世的史官在书写他的人生时,也绕不开这充满了血腥与骨肉相残的一页。
当然。
李治也明白,这是李世民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大唐的江山,是他们李家的江山!
君权神授,天子牧民。
这是维系这个帝国运转的根本法则。
而李承乾,
他不仅仅是要造反,他更是要掘了这法则的根。
要将皇帝这个存在,
从这片土地上彻底抹去!
这是对整个李氏皇族,对千百年来的所有统治者的宣战。
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
任何父子之情,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李世民别无选择。
就算要背负上万古的骂名,就算要再次承受噬心之痛。
他也必须亲手将这个妄图颠覆一切的儿子,连同他那套危险的思想,彻底扼杀在萌芽之中!
甚至……
李治在心中悄然自问。
如果换做是自己,坐在父皇那个位置上,面对一个要推翻皇权、要让自己这个未来皇帝无路可走的兄长,自己会怎么做?
答案,不言而喻。
他,李治。
同样会对这位兄长,举起屠刀。
在冰冷的皇权面前。
所谓的亲情,
原来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在心底稍稍感叹一番后,李治收起了所有外露的情绪。
将那份属于皇子、属于未来储君的冷漠与理智重新戴上,默默地跟在李世民身后。
一行人沉默地穿过喧闹的人群,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了一般。
也就在这个时候,
一直一言不发的李世民,突然停下了脚步。
他没有回头。
而是将目光扫向了身旁那位因为气氛诡异而有些不知所措的青年向导,用一种异常平静的语气开口说道:
“兄台,这一路看下来,李某对黔州这些新奇事物,算是开了眼界。”
“只是,我突然对另一件事更感兴趣了。”
青年向导连忙躬身:
“先生您请说,只要是小人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
李世民缓缓道:
“我想知道,黔州的教育,是何模样?”
“能培养出如书店那位姑娘一般见识的女子,能让这满城的百姓都对那黔州王心悦诚服,想必此地的教化,定有其独到之处。”
“能同我说说吗?”
“或者,带我去黔州的学府看看?”
他问得轻描淡写。
仿佛只是一个普通游客的好奇。
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却心中一凛。
陛下这是……
在刨根问底!
看过了黔州的“果”,现在要去看结出这些果实的“因”了。
他要亲眼看看,
李承乾究竟是如何打造出这支思想与中原百姓截然不同的“新黔州人”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决定动用最酷烈的手段之前,这位帝王要将他对手的所有底牌,都看得一清二楚!
而那青年向导,显然没有想得那么深。
一听到这位大方的金主对黔州的教育感兴趣,他脸上的热情瞬间又被点燃了。
要知道,
读书自古以来都是每个人心中的第一等大事。
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虽然黔州王殿下常说“劳动最光荣”,行行出状元。
但对于知识的尊重,
却是深深地刻在每个华夏子孙的骨子里的。
而教育,
正是黔州所有奇迹的核心与基石,是所有黔州人都引以为傲的组成部分!
青年自己没能赶上好时候。
没能完整地接受殿下制定的新式教育,一直引以为憾。
他还想着,
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将孩子从小就送到黔州的学校里,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知识、有文化的新时代的人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请大家收藏:(m.2yq.org)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