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但茂密的亚热带丛林却将大部分光与热阻挡在外,只在林间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空气湿热粘稠,混杂着泥土与植物腐烂的气息。方辰阳像一尊凝固的雕像,全身披挂着与丛林环境融为一体的吉利服,潜伏在一处灌木丛后的洼地里,已经一动不动地保持了近半个小时。他所在的位置,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制高点,透过前方枝叶的缝隙,能够清晰地俯瞰下方山谷间的一片相对开阔的区域。
那里,便是他们此次侦察的目标——黄军(陆军)设立在此处的一个前线后勤补给点。
汗水沿着他的额角滑落,渗入眼角,带来一阵刺痛,但他连眼睛都未曾多眨一下,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具高倍率望远镜和便携式热成像仪上。他的动作缓慢而稳定,调整着观测设备的角度,如同最耐心的猎手,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耳麦紧贴着他的耳廓,除了轻微的电流声和自身沉稳的心跳,一片寂静。
突然,耳麦中传来了队长周明川压低嗓音的询问,打破了这份凝固的紧张:“鲲鹏,鲲鹏,这里是雪狼。前方情况怎么样?收到请回答。完毕。”
方辰阳的喉结微微滚动,对着领口处的微型麦克风,声音压得极低,确保传播距离不会超过几米:“雪狼,鲲鹏收到。情况……比预想复杂。观察到多个新增临时构筑物和活动信号,需要进一步确认。二十分钟后详细汇报。完毕。”
“收到。优先保证自身安全,保持隐蔽。完毕。”周明川的声音透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明白,完毕。”
结束简短通话,方辰阳的侦查变得更加细致入微。他将观察到的一切,在脑中快速形成一张动态的防御部署图。
据点概况:这个后勤点利用了一片相对平整的谷地,并非标准的方形营区,而是依地形呈不规则分布。中心区域是几顶大型野战指挥帐篷和物资堆放点,周围散落着 smaller的住宿帐篷和车辆掩体。可见约十余台军用卡车、通讯车和油罐车分散停靠。目测常驻人员规模约一个加强连,但活动频率和物资存量显示,其可能承担着为更广阔区域部队提供补给的核心节点功能,实际保障范围可能远超一个营。
明哨与巡逻:在他正对的这个方向,也就是靠近山林的一侧,黄军的防卫显然加强了。他清晰地记录下两个班的明哨位置:A哨位于进入营区主干道的左侧制高点,视野开阔,配备一挺伪装过的重机枪;B哨则在右翼一片乱石堆后,较为隐蔽,但通过其哨兵偶尔探头的角度,方辰阳判断其控制着侧翼的一片斜坡。巡逻队则由另一个班的士兵组成,沿着固定的路线,约每十五分钟往返一次,路线覆盖了营地前沿约五百米宽的正面。巡逻队队员神情警惕,装备精良,行进间战术动作规范,绝非松懈之师。
暗桩与陷阱:这才是真正考验侦查能力的地方。方辰阳凭借多年的特种作战经验,从一些极其细微的痕迹中发现了端倪。首先,在A哨与B哨之间,一片看似平静的灌木丛,在热成像仪中偶尔会闪过与环境温度不符的微弱热源,且长时间没有任何晃动——这极可能是一个精心伪装的固定暗哨。其次,在巡逻队路线的一个视觉死角,一片被踩倒的草丛边缘,有新鲜翻土的痕迹,虽然做了伪装,但手法在方辰阳看来略显仓促,很可能布设了地雷(演习用模拟装置)或简易警报器。他还注意到,约在营地外围三百米处,几棵大树的树冠形状略显不自然,凭借超常的目力,他隐约看到了反光的镜头——是远程监控摄像头,线路沿着树干隐蔽地通向营地内部。
“防守果然严密……”方辰阳心中暗忖,“明暗结合,动静互补,还有技防手段。这个后勤处的指挥官不是庸才。”
十分钟的精密观察时间到,他再次确认没有新的暗哨位置被发现后,向身旁同样伪装得极好的观察手田甜(红狐)打出了一连串复杂而精准的手语:“前方危险,发现暗桩及监控。按第二方案,交替掩护,撤退至第三集合点。”
田甜的眼睛在油彩下眨了眨,表示明白,随即小心翼翼地将观察设备收回背包,动作轻缓如羽毛落地。方辰阳则保持观测姿态,为她提供警戒。待田甜安全退入后方更深密的丛林中后,方辰阳才如同蜥蜴般,利用地面植被的掩护,一点点向后匍匐移动,直至完全脱离可能被观察到的范围,方才起身,与田甜会合,两人沿着预先规划好的隐蔽路线,快速而无声地撤离了前沿观察点。
二十分钟后,方辰阳和田甜安全返回了位于密林深处、经过反侦察处理的临时集结点。这里地势较高,且有天然石壁作为屏障,相对安全。
队长周明川(雪狼)正靠在一块岩石后,在地图上写画着什么。机枪手张世普(金乌)则占据着另一个制高点,负责外围警戒。爆破手(貔貅)萧胖子则坐在一旁,正努力想把一块压缩饼干无声无息地塞进嘴里,看到方辰阳他们回来,立刻停止了动作,眼巴巴地望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