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云上前一步,向队员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同志们,请多指教。我简要说明一下情况。温教授的研究对我国南海生态环境监测和科技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预计在观测站停留三至五天,期间需要进行多次深海采样和夜间观测。”
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显示出受过专业训练的背景。“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可能有境外势力对温教授的研究成果感兴趣。因此,安保工作必须万无一失。”
温教授轻轻推了下眼镜,补充道:“我的工作需要在特定时间窗口进行,尤其是夜间观测必须在没有月光干扰的条件下完成。这意味着我们的行动时间表相对固定,可能会增加安保工作的难度。”
方辰阳迅速在脑海中梳理关键信息:固定时间窗口、夜间行动、敏感海域、多方势力觊觎——这些因素叠加,使得任务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
“报告!”周明川举手发问,“请问我们是否拥有在遇到威胁时使用武力的授权?”
袁明斩钉截铁地回答:“在保护温教授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你们有权根据交战规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总部已经安排了一艘056型护卫舰在附近海域巡逻,随时可以提供支援。另外,永暑礁上的防空系统和雷达站也会为你们提供预警支持。”
童安然紧接着问:“通讯方面有何安排?是否可能遇到信号干扰?”
“问得好。”卢小云接过话题,“我们将使用量子加密通讯系统,确保与基地的联系不被窃听或干扰。同时,每个人都将配备个人定位信标,一旦失散,系统会在第一时间锁定位置。”
接下来的三十分钟里,袁明和两位专家详细讲解了任务的每一个细节。周明川则根据这些信息,迅速在脑海中构建起行动方案。
“我们将分为三个小组。”周明川向队员们部署,“第一组由我带领,负责贴身保护温教授;第二组由方辰阳负责,负责外围警戒和侦察;第三组由童安然指挥,负责通讯联络和应急支援。”
他转向卢小云:“卢上尉,你建议如何安排温教授的工作日程?”
卢小云与温教授低声交流后回答:“我们建议将主要野外工作安排在凌晨四点至七点,以及晚间八点至十一点。这两个时间段符合观测要求,同时也能利用夜色提供额外掩护。”
周明川点头表示同意,同时补充道:“我们会安排两班倒的休息制度,确保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警戒力量。另外,我建议在观测站设置多重警戒圈,最外围由运动传感器和无人机巡逻覆盖。”
袁明满意地看着周明川迅速制定出详细计划:“看来你们已经准备好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方辰阳提出了最后一个关键问题:“撤离方案是怎样的?如果发生最坏情况,我们如何安全撤离?”
“观测站配备有高速突击艇,可以在十五分钟内抵达永暑礁主岛。”卢小云回答,“同时,护卫舰上配备的直升机可以在接到信号后二十分钟内到达指定位置。我们还准备了应急方案——在观测站水下舱室内,有一艘小型潜水器,可以作为最后的逃生手段。”
所有细节安排妥当后,袁明做了最后总结:“记住,这次任务不仅关系到两位同志的安全,更关系到国家重要科研成果的保护。蛟龙九队从未让祖国和人民失望,我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周明川带领全体队员立正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喜欢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