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周明川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我们按计划分头行动。童队,你跟我随赵参谋长去简报室。辰阳,”他转向方辰阳,眼神中充满托付,“你负责带队,跟苗助理去装备库,领取所有物资,确保万无一失。动作要快,效率要高。”
“是!队长!”方辰阳立即挺直脊背,敬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军礼。他没有任何犹豫,转身面向留下的队员,他打了个简洁有力的手势:“跟我来!”
苗助理是一位看起来十分精干的年轻技术军官,他推了推眼镜,朝方辰阳点头示意:“方队副,请这边走。”他引领着小组走向与周明川他们相反的一条通道。这条通道更为宽阔,足以容纳小型电动运输车通行,两侧是高大的合金墙壁,上面标记着不同的区域编号和指向标,如“A区-舰艇维护”、“B区-航空器库”、“C区-物资装备”等。
通道内光线明亮而均匀,头顶是集成照明系统,脚下是防滑耐磨的网格状地板。不时有电动拖车无声地驶过,驾驶者均穿着标准制服,神情专注。墙壁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应急通讯面板和消防设施,显示出基地对安全细节的极致追求。
“方队副,这边是通往C区的主要通道,”苗助理一边走一边介绍,语速平缓清晰,“C区主要负责整个‘龙宫’基地的物资储备、分发和维护。我们即将前往的是C-3分区,特种装备库,那里已经根据‘卫士’行动的需求清单,为贵队预备好了所有装备。”
方辰阳微微颔首,目光却像雷达一样扫视着周围环境,不放过任何细节。他注意到通道拐角处的监控摄像头型号、感应读卡器的位置、以及几个看似通风口实则可作为应急射击孔的设计。萧胖子跟在他身后半步,壮硕的身躯像一堵移动的墙,同样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何良则对墙壁上裸露的线缆管道和偶尔可见的数据接口更感兴趣。张世普则习惯性地落在队伍稍后位置,保持着对后方的警戒。
走了大约五分钟,前方出现一道需要双重验证的合金闸门。苗助理上前,先刷了身份卡,然后进行了虹膜扫描。厚重的闸门无声地向两侧滑开,露出后面更加繁忙的景象。
C-3分区像一个巨大的地下仓储式超市,但货架上摆放的不是商品,而是各式各样的军械、装备和物资。空间挑高惊人,多层货架整齐排列,几乎望不到头。一些小型智能叉车和载货机器人沿着地面标注的引导线自动穿梭,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区域。空气中弥漫着枪油、新布料和橡胶制品混合的味道。
一名身着深蓝色勤务服、肩章显示为军士长的中年男子早已等候在此,他身后站着几名士兵。军士长面容刚毅,皮肤黝黑,眼神锐利,一看便是长期在一线摸爬滚打的老兵。
“报告!我是C-3分区主管,军士长董诚。”董军士长声音洪亮,向苗助理敬礼,“奉命已为蛟龙九队备齐行动装备,请验收!”
“辛苦董军士长。”苗助理还礼,随即从战术背心的口袋里取出一个战术平板,调出装备清单,“我们按程序,逐项核对。”
“是!”董军士长一挥手,身后的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将一个个封装严实的装备箱推到众人面前的空地上。
“首先是标配武器,”董军士长打开一个长条箱,里面是五把保养得锃亮的新型突击步枪,“QBZ-192型短突击步枪,5.8mm口径,已根据各位的习惯调整了枪托和握把,配备了全军统一的新型战术导轨系统。配套的快速拆卸消音器、战术手电、激光指示器、以及你们选用的不同倍率的光学瞄准镜,都在旁边的配件箱里。”
方辰阳拿起一把,熟练地检查枪机、导气管,空枪击发感受扳机力度,点头表示满意。张世普则更关心他的重火力,他领到的是一挺新型班用机枪,以及足够数量的弹链箱。何良和谢堇雨的精确射手步枪被单独放在一个加厚的箱子里,配有高倍率狙击镜和专用的微声弹药。
“QSZ-92G式手枪,每人配发两把,备用弹匣六个。”董军士长继续介绍,“另外,根据任务需求,配发了水下突击步枪两支,专用水下匕首五把,以及高强度鱼线、水下焊接密封剂等特种工具。”
田甜特别检查了她和童安然的装备:除了标准配枪,她还领到了两套最新的单兵战术电子战套件,包括频谱分析仪、信号拦截器和便携式无人机干扰设备。
“这是最新式的模块化战术背心和水下呼吸系统,”董军士长指着几个大箱子说,“背心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重量更轻,防护面积和级别更高。模块化挂点兼容你们所有的现有装备。水下装备包括密闭式循环呼吸器,可最大限度减少气泡,延长水下潜伏时间。另外,还有根据各位身材数据新赶制的热带海域用潜水服,具有一定的红外隐身功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无名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